近日,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团队亮相欧洲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EAACI)香港过敏学院。变态(过敏)反应科副主任李丽莎、孙劲旅主任医师带领多名青年医师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团队成员以高水平科研成果展现了中国学者在过敏与免疫领域的科研实力和临床智慧。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参会团队
此次活动以“东西方交汇”为主题,聚焦荨麻疹、过敏性气道疾病及药物过敏领域,旨在推动跨洲际交流合作。
李丽莎副主任在大会发言中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地过敏性鼻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中国过敏性鼻炎的过敏原分布规律和临床表现,北京协和医院变应原制剂的研发和应用历程,以及特异性免疫治疗和生物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边赛男主治医师分享了药物过敏专业组团队关于碘造影剂过敏患者临床特征及再次应用碘造影剂的预后研究。潘周娴医师分享了关凯主任团队牵头的脱敏治疗的多中心研究:屋尘螨变应原制剂治疗多重过敏的过敏性鼻炎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研究发现,霉菌过敏级别较高是多重过敏患者疗效偏低的危险因素,并证实了尘螨单一脱敏治疗可为部分多重过敏患者的过敏原特异性症状带来改善。
史昱住院医师分享了多重致敏患者中多过敏原和单一过敏原免疫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相关文献的系统性综述与荟萃分析。李俊达博士后代表尹佳主任医师、关凯主任团队分享了基于血清胞外囊泡蛋白质组学探索小麦依赖运动诱发严重过敏反应特征的研究成果。该研究的核心发现表明,血清来源的胞外囊泡通过激活补体相关通路,参与了食物相关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过程。
孙劲旅主任医师受邀主持大会口头发言,并担任壁报展示环节裁判。杜志荣、刘爽、李安琪、徐秋郁等多位青年医师的研究入选壁报展示。
闭幕式上,李丽莎副主任与潘周娴主治医师共同宣布,下一年度EAACI 过敏学院将于2026年5月7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由EAACI和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联合主办,将与协和过敏春季论坛共同举行,主题为“过敏医学跨越东西方:研以致治,学以致用”。
从基础研究突破到临床实践创新,从国内引领到与国际对话,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正以开放姿态与扎实成果,持续提升我国在全球过敏与免疫领域的学术话语权。未来,团队将聚焦临床需求持续深耕,推动高质量成果转化,为全球过敏性疾病防控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图文/变态(过敏)反应科
编辑/王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