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查出冠状动脉粥样性心脏病(冠心病),医生常要求患者进行冠脉CTA的检查,那么什么是冠脉CTA?临床意义又是什么?哪些人需要做?今天,北京协和医院协影普惠科普团队就带您一文详解——
一、什么是冠脉CTA?
CTA是血管造影的英文缩写,冠状动脉 CTA(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CTA)是一种无创性医学影像检查,通过静脉注射对比剂(造影剂),经过螺旋CT快速扫描和计算机处理合成重构图像,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于排除冠状动脉病变具有诊断价值,已被临床广泛认可和应用,对于冠心病的早诊早治具有重要意义。
二、为什么要做冠脉CTA?
对于存在冠脉疾病风险,但尚未出现明显症状的患者,冠脉CTA可用于观察心脏及血管解剖结构有无异常,其高分辨率的三维图像使医生能够准确评估冠脉管壁有无钙化斑块和狭窄程度及分布。
冠脉CTA在评估搭桥术后的效果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冠脉搭桥术后的患者,冠脉CTA能够显示搭桥血管位置、血管是否通畅等情况,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三、哪些人需要做冠脉CTA?
·已经确诊冠心病,但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准备做搭桥或者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的患者。
·心肌梗死后再发心绞痛或运动试验阳性的患者。
·有胸痛病史,但疼痛症状不典型、怀疑冠心病但不能确诊的患者。
·有典型的缺血性心绞痛症状,运动试验、心电图等检查有心肌缺血征象的患者。
·原因不明的心功能不全、心律不齐,心脏扩大临床难以确诊的患者。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冠脉畸形,瓣膜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
·无症状的中、高度风险人群(≥2项冠心病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正在吸烟等)的冠心病筛查。
·从事特殊职业者(如飞行员、警察、运动员、司机和消防员等)的健康检查。
·临床疑诊冠心病,但不能做或不接受经导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
·非冠心病手术的术前冠状动脉评估。
四、冠脉CTA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 未经有效控制的心律失常的患者。
× 甲状腺功能亢进未治愈的患者。
× 怀孕或怀疑受孕者。
× 存在临床不稳定情况(如急性心肌梗死、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 严重的肾功能不全,有明显电解质紊乱的患者。
× 对比剂过敏的患者。
× 无法配合扫描采集或屏气指令的患者。
五、检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检查前,患者需要经过评估及禁忌证筛查,以保证该项检查的风险可控:
1、详细告知潜在检查风险,患者及家属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2、患者或家属填写检查调查问卷,包括患者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以确定对比剂使用量。
3、口服地塞米松,一定程度上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4、护士会根据患者双上臂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血管(一般选用肘前静脉)进行穿刺以建立静脉通路,与高压注射器相连接。
5、对于心率较快的患者,医务人员会提前沟通是否需要服用降心率药物。
6、检查前1~2分钟医务人员给与患者舌下喷服硝酸甘油1~2喷,扩张冠状动脉血管,便于显像。
冠脉CTA检查时,呼吸配合极为重要,需做屏气训练,减少运动伪影,确保图像质量。呼吸配合方法如下:
1、练习屏住呼吸:在等候检查时,可以自行练习,屏住呼吸5~10秒,同时保持腹部和身体不动。
2、放松心情,平稳呼吸:检查过程中保持放松,尽量自然呼吸,不要刻意调整呼吸节奏。
3、听从指示,快速响应:检查过程中,设备会发出提示指令,告诉你何时需要吸气、憋气、呼气,紧跟指示做出呼吸动作即可。
从二十世纪90年代末CT血管成像开始应用于冠状动脉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冠脉CTA已成为临床筛查冠状动脉疾病安全、可靠的首选技术手段之一。
关于冠脉CTA的小知识,你学会了吗?
参考文献
(1)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最新临床应用推荐及诊断规范[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2, 56(10): 1160-1164. DOI:10.3760/cma.j.cn112149-20220630-00555.
(2)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与报告书写专家共识.
1674-9081(2019)01-0023-08. DOI:10.3969/j.issn.1674-9081.2019.01.005
(3)心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规范化应用
中国指南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7年10月第51卷第10期, Chin J Radiol, October 2017, Vol. 51, No. 10.DOI:10.3760/cma.j.issn.1005-1201.2017.10.004
文字/骆鸿伟 孙小南 刘晓颖
图片/网络
审核/孔令燕
编辑/洪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