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声阵阵,蝉鸣声声。”你听,盛夏来了!今天22时58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至。此时节,华北平原高温日晒,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处于梅雨盛期。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大夫提示您,养生亦可遵循“北方清散、南方祛利”的原则,可运用“花、叶、草、根”,内外兼顾,扛住盛夏“烤”验。
花叶搭配 清热散热
北方高温,“火性上炎”,人体头面部最易上火;出现口咽干燥、面红目赤,甚至发生皮肤疖痈等热毒表现。配制薄荷叶菊花茶,能清咽喉散肝火,两者各3-5g加少许冰糖,清透凉爽,适合午休后饮用。如果出现暑热头昏、恶心腹泻等情况,更适宜饮服藿香叶菊花茶。
青壮年、热盛体质,在高温夏季易发生头皮毛囊炎,甚至疖肿化脓。首先建议修剪头顶浓密毛发,遮阳帽最好选择顶部镂空款式,利于局部散热,正午炽热时,可用凉水轻拍额头和颈后辅助降温。野菊花、菖蒲叶具有清热解毒、散火开窍功效,两药煮水外洗,能减轻头皮红肿热痛、热痱症状。
苍兰芳香 祛湿爽身
南方闷热,环境潮湿,人们在外皮肤多汗,在内湿邪困脾,出现身体倦怠沉重,食欲不振,可伴水疱丘疹,足癣瘙痒。苍术草、佩兰叶有芳香化湿功效,各4-6g代茶饮适合祛湿燥湿、醒脾开胃。佩兰又称兰草,芳香怡人、化浊辟秽,自古就是配制香囊主要原料之一。南方地区,可采到两者的鲜品,外用效果更佳。苍兰相配,煮水外洗,可祛湿爽身,祛除人体夏季多汗导致的身体异味。
草根止渴 解暑利尿
无论南北,暑热灼人,会发生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涩黄等不适。除了绿豆,麦冬、芦根、白茅根均是草和根入药,搭配煮成汤汁,有清热生津、解暑利尿功效。高温对老年人、长期慢性病等体虚者来说是个挑战,易耗伤机体气阴,日常可用西洋参的根须煮水,补气补阴,缓解疲劳,防止出现多汗后神疲乏力。
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长,愿您加倍收获美好!
编辑/王敬霞
图片/孙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