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文关怀
没有一个凛冬不可逾越——北京协和医院提升医疗救治能力纪实
时间:2022.12.23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12月以来,随着防控政策放开、层层“防火墙”撤离,医疗战线面对新冠病毒最后的战役打响了。一方面是医护人员因感染大幅减员,一方面是迅速高企的群众就医需求,北京协和医院与全国医疗机构一道,面对的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疫”。

12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召开。院领导班子第一时间、原原本本学习传达,并于22日召开的新冠疫情联防联控例会上作出具体部署,要求全院职工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折不扣落实各项任务,全力以赴做好新阶段医疗救治工作。

守土尽责,分秒必争。11月以来,协和人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因时因势利导,主动识变应变,未雨绸缪、先人一步、统一指挥、上下齐心,全面加强医疗救治与疫情防控双统筹,通过扩容互联网诊疗、举全院之力支持急诊、做好重症救治战略储备、加大健康科普宣传等举措,积极主动引导患者分级分类诊治,精准科学把握战“疫”主动权。

在协和人心中,人民的生命重于泰山。

门诊:“新冠互联网门诊”支持首诊

11月以来,医院就将互联网诊疗作为线下诊疗的重要补充,通过加强患者宣传引导、鼓励医生居家出诊、线上线下门诊互转等多种举措,释放互联网诊疗潜力。但由于互联网诊疗要求半年内的复诊患者才可使用,让许多初诊或逾期患者“望门兴叹”。

from clipboard

▲12月20日,东单院区门诊楼一层收费窗口


12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下发的《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如同一场“及时雨”,使众多新冠患者看到希望。协和医院闻令而动,门诊部、信息中心、医务处、人事处、药剂科、病案科等多个科处室迅速展开讨论,研究政策落地的可行性和实施步骤。信息中心日夜兼程、加班加点进行系统开发。12月19日,北京协和医院“新冠互联网门诊”正式上线了。

该模块支持线上进行新冠首诊,在线为11类症状的新冠患者进行诊疗,对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提供就医及心理咨询、用药指导、药品配送到家等医疗服务。同时,医院鼓励全院医生在日常常规出诊单元之余,自主安排早、中、晚等休息时间为新冠患者提供线上诊疗服务。互联网诊疗拓展了门诊单元的时间和空间,使医生与患者的互动更自由更紧密。

一位新冠患者在使用该服务后称赞道,“之前也使用过线上医疗服务,感觉还是挺便捷的。现在又开通了新冠首诊,我们就医就更方便了”。


急诊:举全院之力支持急诊和发热门诊

三年来,协和医院急诊和发热门诊采取“快封、快筛、快消、快解”,从未因疫情“打烊”过一天。二十条、新十条发布以来,就诊于发热门诊的阳性患者激增,医院采取“全急诊支持发热门诊、全院支持急诊”策略,尽全力缓解急诊和发热门诊负荷。

from clipboard

▲疫情风浪中,急诊和发热门诊首当其冲


首先,急诊和发热门诊救治能力必须迅速提升。11月中旬,院领导班子就着手研究讨论快速可实现的发热门诊扩容方案,基建处、医学工程处、医院感染管理处、医务处、急诊科等科处室迅速行动,11月25日启动发热门诊方舱建设项目,27日建成并投入使用;12月9日启动急诊发热门诊改造项目,19日正式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各学系、各党总支、各科室积极支援,分批次安排医生到发热门诊工作。全院上下达成高度共识,千方百计做好医疗资源扩容。

from clipboard

▲12月19日,第二发热门诊启用

from clipboard

▲12月5日,西单院区增开发热门诊单元


急诊收得进来,还要分得出去。

一方面是向下转诊。急诊科两位副主任医师加入东城区卫生健康委组建的医联体新冠肺炎核心医院专家组,分别对接北京市隆福医院与北京市第六医院,提供远程会诊,加强专项培训,畅通双向转诊通道,做好分级诊疗衔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连续性。这一举措为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引导新冠肺炎分级诊疗提供了有力帮助。

另一方面是院内转诊。11月19日,医院正式启用首个院内新冠患者隔离病房,之后又相继启用多个隔离病房,并已过渡到各专科分别收治本专科的新冠患者。对于病情复杂、多系统受累的患者,院领导靠前指挥,医务处协助分流。

协和人深知,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的天职。不管什么病因导致的病情危重,医疗救治总是第一位的,必须牢牢兜住医疗救治和生命保障的底线。快一步,再快一步,无论是全院资源无条件向急诊和发热门诊倾斜,还是医护人员为守护生命不停奔跑的脚步,协和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铮铮誓言。


重症:搭建统一调度、一科一策生命支持平台

早在11月22日,ICU就向医院提交了一份筹建重症隔离病房、组建新冠患者重症治疗预备梯队的方案。“我们已做好全员动员,随时待命。”MICU、CCU、NICU、感染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也进入全员待命的状态。

12月12日北京迎来感染高峰,15日迎来发热门诊高峰,据专家预测,接下来的一两周内会迎来重症高峰,医院当前阶段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已由“防感染”转变为“防重症、防病亡”。

沧海横流,砥柱巍然。协和人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充分、做到位。领导班子提前部署,中层干部主动担当,全院职工上下齐心,加强培训、统筹资源,提升重症救治能力,尽最大努力守护人民生命安全。

一是组建重症救治预备梯队,下好重症患者救治的“先手棋”和“关键棋”。医院成立重症救治专家组,对有需要的重症患者及时组织专家会诊;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强化重症救治指导。各个专科针对其高危患者特点组织有关培训,迅速提升对专病危重患者的救治能力,以最快速度提高医院临床救治整体水平。

二是做好设备、物资和药品保障,牢牢抓住重点人群和关键环节。自11月中旬以来,急诊隔离病房、学系综合病房、ICU、MICU陆续投入使用,全儿科支持NICU,全妇产学系支持产科中心,全肾内科支持血透中心,全力护航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医院统筹调度急救资源,提前采购生命支持设备,做好治疗药品储备,扩大血源库存,靠前一步、想深一层,保证重点病区重点患者的救治需要。

三是推动各临床专科病房向重症病房转化。对于病情转重的新冠重症患者,由急诊科抢救室落实首诊负责制,再转到各个CU进行救治;对于原有基础病继发新冠感染的患者,则在各专科进行处置。各专科均设重症病床或专科内ICU,在需要时24小时内即完成重症病床转换。

一位80多岁的老人感染了新冠,又因意外跌倒发生股骨颈骨折,骨科及时收治并在防护条件下为其行髋关节置换术。多位阳性孕产妇在协和接连生下健康的宝宝。一位94岁的老奶奶在医务人员的精心照护下很快康复出院,临走时感恩地说,“你们就是我的家人,你们的陪伴和鼓励就是最好的良药”。

from clipboard

▲从上到下,从左至右:儿科NICU、产科病房、MICU、血透中心、内科学系综合病房、防护条件下的外科手术


科普 引导患者科学就医

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群众掌握疫情防控知识,这是切断传染病传播、控制流行的重要环节。三年来,公众对于病毒传播途径、个人防护知识已经有了很高的普及率,健康意识和素养有了很大提高。当医院的工作重点转移为医疗救治时,就是要帮助公众减少恐慌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协和医院做出了有计划、分步骤的医学科普安排。关注国务院和北京市的新闻发布,与科普专家联系,“囤积”一批优质科普内容;回应公众关注焦点,采访医学专家或预约专家写稿;预制一批制作精良的科普短视频;加强媒体互动,采纳媒体问题并作出科学解释,共同形成强大的科普传播矩阵。

“新十条”发布当日,一条“居家隔离,你准备好了吗?”引发各大主流媒体争相转发,“学院风”的协和版“居家小药箱”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截至12月22日,医院共发出居家治疗、用药指导、脆弱人群保护、营养和心理等图文及短视频近30个,7次登上微博热搜榜前10。科普短视频多次经健康中国、健康北京官方推荐。新华网开辟“协和医生这么说”专栏,进一步扩大了协和新冠科普的影响力,为广大群众提供了科学、严谨、可信赖的“协和家庭医生”。

在世纪疫情的感染风浪中,医护人员首当其冲,又不可或缺,处在人力资源极度紧张的两难之境。但协和人以“轻伤不下火线”的从容坚守、“一科一策”的因地制宜,“全院一盘棋”的共同应对,直面汹涌袭来的疫情高峰。疫霾终将过去,春天不会太远。作为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第一方阵”的“排头兵”,全体协和人将更积极、更主动、更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实际行动守住生命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

文字/陈明雁

图片/孙良 杜禹甫 陈明雁 李倩玉 李蕊 关玉霞 冯淑菊提供

编辑/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