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院动态
张承芬教授生平简介
时间:2018.08.14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原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著名眼底病学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张承芬教授因病于2018年7月20日22时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3岁。

张承芬教授1925年10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昌市,1945—1951年就读于上海医学院,1951年毕业分配到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师从时任眼科主任罗宗贤教授学习眼底病。1951—1990年历任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教授、教授、副主任、主任,中央保健专家;1984—1990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眼科研究中心主任,1990—1998年任北京协和医院专家组院聘专家,1999—2000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医务委员会委员。

张承芬教授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眼底病学家,六十余年来从医、从教、从研,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而稳健地耕耘她钟爱一生的眼底病事业。二十世纪50年代,她在国内首次报告了“青年性复发性视网膜玻璃体出血”、“节段状视网膜动脉周围炎”。二十世纪60年代,在国内率先发表了《200例妊娠中毒症的眼底表现与临床分析》、《104例白血病的临床观察》等。发表的《1000例原发性高血压眼底表现与临床分析》被著名的Duke-Elder《系统眼科学》所引用。1965年,她与黄家驷、张孝骞、林巧稚等著名医学专家组成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远赴湖南湘阴县进行医疗支援一年。即使在动乱的“文革”时期,张承芬教授依然坚持临床科研,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研发国产红宝石激光,治疗了大量的眼底病患者。1979年,她代表中国向日本同行介绍中国激光治疗眼底病的成果,为祖国赢得了声誉。其中“红宝石与氩离子激光治疗眼底病”研究获1981年卫生部甲级科研成果奖。二十世纪80年代初,年过五旬的她仍远赴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眼科研究所学习,师从世界著名眼科学家Schepens教授。回国后她积极开展眼底血管造影、眼底激光治疗。1986年“脉络膜血管瘤的临床诊断及激光治疗研究”获卫生部乙级科研成果奖,1990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亚临床生物学信息研究”获卫生部科研进步三等奖。1988年指导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眼底病组在国内较早进行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脉络膜血管造影研究在国外刚刚兴起,她想办法贷款购买其设备,在国内率先开展脉络膜血管造影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国内眼底病的临床诊治水平。

二十世纪50年代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工作人员合影

前排左一为张承芬,左四为罗宗贤

张承芬教授十分重视临床及研究工作经验的总结。她在国内外一级杂志上发表论文近130余篇,主编了国内第一部眼科激光领域的参考书《激光眼科学》。她还精心组织编写出版了国内系统的眼底病宏篇巨著《眼底病学》,2000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0年该书再版,此时她已85岁高龄。1985年张承芬教授参与建立全国眼底病学组,创办《眼底病》杂志(后更名为《中华眼底病杂志》),她分别担任副组长、副总编辑,还曾兼任《中华眼科杂志》等七本眼科杂志编委。她曾任国务院学位评审委员会员,卫生部医疗卫生技术鉴定咨询专家顾问委员会员,医科院、北京协和医院学委会委员等。为表彰张承芬教授对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和眼底病事业的贡献以及她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1993年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授予她“协和名医”称号。1998年首届全球华人眼科大会上,她获得美中眼科学会眼科科学研究最高奖——“金钥匙奖”;2013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授予她“中华眼科杰出贡献奖”。

张承芬教授一生致力于中国眼底病事业的发展,直到八十岁还每周末到办公室整理临床资料或学习文献资料。她用毕生的心血和智慧从事眼科医学实践,满腔热情为患者服务,赢得了广大患者的爱戴和信赖。她一生目标明确,孜孜不倦,终身学习,严谨的治学作风和良好的医德风尚赢得了医疗同行的无限崇敬,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名医,医者的楷模。

张承芬教授天堂安息,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