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8个中国医师节,也是你们人生和事业的新起点。在此,我代表院领导班子和全体协和人,向464位新协和人表示热烈的欢迎!也向全体协和人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
百余年来,一代又一代协和人在攻克疑难杂症、护佑人民健康的道路上接续奋斗、拼搏进取,用心血和汗水浇铸了协和的品牌形象,积淀形成了弥足珍贵的协和精神。从今天起,协和的接力棒就传递到了你们手上,能不能接好棒、跑得远,很关键的,就是要把协和的优良传统传承好、把协和精神发扬光大,真正理解协和、融入协和、建设协和。借此机会,我同大家交流几点想法。
理解协和,融入协和
“严谨、求精、勤奋、奉献”,这8字朴实无华,但又字字千钧,是协和人做人做事的“传家宝”,值得我们终其一生去体会、去守护、去践行。
什么是协和精神?我们的董炳琨老院长曾经总结,所谓协和精神,就是忠于科学的事业精神和忠于人民的奉献精神两大主意识流的汇合。今年101岁的罗慰慈教授说,实事求是、高度的责任心及浓厚的学术风气,是协和精神的实质。
一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规范化疗和靶向治疗4年后病情复发,自己都失去了信心,但是医生没有放弃。这位患者说,“医生全心全意帮助我,苦口婆心开导我,让我坚持治疗,现在我的身体基本康复了。是协和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肿瘤,截至2022年全球文献报道748例。至今,我院心外科、血管外科、妇产科、肝脏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合作,成功实施手术457例,是全球最大的单中心,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分期、分型及规范化诊疗方案。
协和人之所以能“看别人看不了的病,做别人做不了的手术”,源自对每一次诊疗都认真严谨,对每一个方案都反复推敲,对每一台手术都力求完美,对每一位患者都全力以赴。正是深藏在细节里的岁月与仁心,形成了百姓对协和的口碑。就像《三位大医生》短片里总结的那样,协和大医“并非只因医术精妙而被人铭记,更因他们即使见多了病痛、生死,仍将每一个生命视若珍宝”。
无论行医、治学、科研,还是管理、服务、护理,我们始终强调“协和标准”、强调“三基三严”。医院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制度,为保障患者安全、维护行业纯洁、守护医者尊严筑起了坚固堤坝。制度贵在执行,唯有严字当头,才能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经得起检验。唯有三基三严,才能在面对每一个病例的时候,不辜负百姓对“性命相托的最后一站”的期待。
志存高远,不走捷径
协和创办之初就将科学研究确定为重要任务之一。一代代协和人致力于解决中国重大迫切的医药卫生问题,形成了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光荣传统。
宋鸿钊院士带领老一辈妇产科人潜心研究,使绒癌成为最早实现治愈的实体瘤之一,在国际肿瘤治疗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前辈的基础上,向阳主任带领团队聚焦攻坚绒癌的难治、耐药病例,推动系统性研究取得重要突破,使得协和绒癌诊疗研究始终站在国际前沿。
崔丽英教授带领神经科团队用数十年的时间,建立起渐冻人症诊断的“金标准”,参加制定了国际诊断指南,使得诊断时间缩短,疾病进展延缓,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协和诊疗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他们代表了协和人的价值观,那就是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嘈杂、多么浮躁,协和医生始终要静下心来在临床上潜心钻研,所做的任何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诊治病人。
要聚焦医学前沿,在解决关键临床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原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和高端人才培养、解决全国转诊会诊疑难重症问题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这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对协和提出的要求,是由协和所处的位置所决定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在座“新协和人”重任在肩。若只满足于一份稳定的收入或安逸的生活,止步于做“文献搬运工”“开处方医生”,便失去了踏入协和的意义。
建院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协和提出殷切希望——“弘扬优良传统,勇于探索创新,持续攻坚克难,注重培养人才”。人才素质是事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医疗卫生行业承担着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人民群众对医德医风寄予了更高标准和更高期望。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到明大德、遵医德、守公德、严私德,这是人民心目中合格医生的起码标准,“立德树人”是我们人才培养第一位的原则。
今年医师节的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强调高尚的品德只有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中才能彰显出来,精湛的技能只有在踏踏实实的训练中才能不断提升。面对激烈竞争和“内卷”,面对行业声誉受损的艰难时刻,希望你们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决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投机取巧,总想走捷径、钻空子、捞偏门。作为公立医院的国家队,“协和人”三个字自带光环——这不仅是一份荣耀,更要求我们严以律己、珍惜岗位,脚踏实地、行稳致远,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维护百年协和来之不易的声誉。医院也会为大家搭建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平台。英雄不问出处,只要品行端正,能力出众,就一定会脱颖而出。
医之大者,为国为民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医院举办了“遥忆烽火岁月——长城抗战中的协和先辈”专题展览,很多珍贵照片是首次公开。在1933年的“长城抗战”中,54位协和人义无反顾奔赴救援第一线,谱写了一曲雄壮激昂的爱国之歌。回望百年,为国为民的红色基因、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早已融入协和人的骨血,体现在“一切为民”的办院方向中,体现在“立院为国、立医为民、立学为真”的协和品格中。
让我感到非常欣慰的是,协和青年人传承弘扬了这一精神,抗击疫情、地震救援、服务奥运、精准帮扶、海外援助、医疗保障……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协和人都能挺身而出。这几年,多位医护在医院周边、地铁、游泳馆成功抢救心跳骤停病患,让东单赢得“宇宙最安全路口”的称号。
协和大医云集。张孝骞、林巧稚、曾宪九之后,我们有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的学科领军者,医院正在筹办新的文化项目“百年薪火录”,展现当代专家风采。希望你们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学思想、学技术,学规矩、学操守,学奉献、学情怀。希望你们牢记嘱托,在协和这座追求卓越的“大熔炉”里,戒骄戒躁,百炼成钢,让青春的风采在护佑人民健康的伟大事业中绚丽绽放。我更希望,多年以后,在协和的故事里能听到你们奋斗的传奇。
最后,祝大家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宏图大展!
图片/孙良
编辑/陈恔 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