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这个神圣的职业和充满尊重的称呼,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和嘱托。急诊科医生,面临的都是病人的急危重症、生死关头、痛苦挣扎的边缘,他们身上承受的是更多对生的希望,对解除痛苦的渴盼。
每天都在急诊室上演着不同的故事,故事简单,却包含了医生患者间多种复杂的心理和情感。以下故事,纯属事实,如有雷同,不胜欣慰。
一个女病人,四十来岁,因为急诊最常见原因来就诊——发热。她是一个白血病化疗中的病人,每个化疗中的病人,在骨髓抑制最严重的时期,即白细胞最低的时候,都会感染发热。我们称为粒细胞缺乏伴发热,这也是考验化疗病人能否承受的起一次又一次化疗药物对全身的损伤的一个重大关头。这种发热多数会是一个持续40℃左右的高热,而且这种感染,抗炎治疗效果有限,需经升白细胞药物治疗同时加用抗生素治疗2~3天后,白细胞逐渐升上来,感染才可以逐渐被控制。但这种发热看似严重,也不必过于紧张,只要有最强的抗生素和升白细胞的药支持,多数病人在2、3天后就会好转。
在那个吃大闸蟹的季节的一个晚上,我接诊了这个病人。初步的问诊、血液检查、查体之后,我心中已有数,暗自窃喜,这个病人简单,不用太多鉴别诊断,选择抗生素也不用多考虑,用最强的就行了,也不是老年人,不怕用退烧药,用上就行了。于是,写病历,开医嘱,交代病情,嘱托病人多喝水、物理降温等等等等。忙活完了,病人家属来了,一个也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大夫,我们病人怎么还烧啊,还是40度,一点没降”,我耐心的解释,“药物起效要有段时间的,再观察一会”然后又把粒缺伴发热的原因和治疗反应等等和他解释了一遍。此刻时钟已指向10点半。半个小时过去了,这个男人又来了,“大夫,我们病人怎么还烧啊,还是40度,还是一点没降”,我说,“那就加强物理降温吧,多用温水擦,腋窝、脖子、腹股沟,15分钟擦一次”。半个小时又过去了,这个男人又来了,这次是满头大汗得来的,“大夫,一直在擦,她出的汗还没我多呢,还是39度多,病人都难受死了”,“那就接着擦,物理降温是最安全的,退烧药已经用过了,不能短时间连着用,对肝肾都不好”我回答道。时间仍在一分一秒的过去,时钟指向12点。这时,那个男人提着一个打包盒走过来,放在我面前,打开说:“大夫,你们也挺不容易的,这么晚了也不能休息,这是我朋友刚给我带过来的大闸蟹,给您2只当宵夜吧,是XX酒楼的,很有名的。”我心里顿生感动啊,能有病人和家属这么理解和同情我们,真是太不容易了,于是连忙说“谢谢,谢谢,您太客气了,您自己留着吃吧”但接下来的话让我哑口无言,“不用不用,就是给您的,今晚我们这个病人要是烧退不下来,咱们谁都别想睡。”哐当!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了……心里顿刻敲起了鼓,这是什么嘛,感染发烧不是很正常的嘛。正常方法退热哪里有那么快的啊,那么多发烧的病人,该给的处理我都给了,难道我都要陪夜不成?!这是表示对我的信任?表示对我的依赖?那要是退不下来怎么办?顿时各种因没能满足要求,大夫被病人家属大闹,甚至追打的情景出现在了我的脑海中,完了完了……怎么办呢?那2只趴在饭盒里的大闸蟹就像看我笑话一样,4只几乎看不到的小眼睛里都充满了看热闹的意思。这是大闸蟹吗?这就是烫手的山芋啊,幸好他刚才是放在我面前,要是递到我手里的,我都不知道是该接,还是给他扔回去。哎,想这些没用的干嘛,还是想想还有什么可以退烧的吧。于是,我想到了最后一招,酒精擦浴,药物没起效的时候只能靠物理方法了。平时让病人酒精擦浴都是倒一点酒精到一盆水里,稀释很多倍来擦,我想,这个常规剂量肯定无法达到他的要求,于是让他们按1:1的比例配了去擦。凭酒精挥发带走热量的能力,还退不下来?这个“大闸蟹”家属也很配合,大半夜的,跑到门口24小时药店买了2大瓶酒精,卖力的擦啊,擦啊,终于在1小时后,体温降至了正常。我终于歇了一口气,他们也十分高兴,尤其是那位“大闸蟹”家属,对我异常感激,还不停的竖大拇指,说我医术高明。我只是笑了笑,也不敢回应。因为我明白,这只是用物理的方法暂时降低了体表温度,粒细胞缺乏不改善,感染不控制,还得烧起来。但不管怎样,这一夜总算相安无事。那2只大闸蟹依旧安静地躺在饭盒里,4只小眼睛也困了似的,看不出任何神情。这不知象征着什么的大闸蟹,始终也没有被吃掉。
次日晨起,那个病人如我所料的再次烧了起来,但家属这次没有那么焦虑,因为他知道了体温是能控制的,不会一烧不退,所以依旧对我那么感谢,再三表示多亏我,昨晚病人才能睡个好觉。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经过升白细胞和抗生素治疗2、3天后,她的体温逐渐恢复了正常,离开了急诊室。
故事也没有结束,之后我又有2次遇到了这个病人和家属,他们还是常规每月2次光临医院,1次打化疗,1次因为化疗后骨髓移植,发热来升白细胞、抗感染治疗。每次在医院偶遇他们,他都还记得我,都十分热情的像老朋友一样和我打招呼,仍记得那晚我帮她退热的事,还和旁边别的病人说我好。这次我是真的感动了,没想到,那么小一件事,竟让他们一直记着,帮他们解决了一次问题,就能永远记得你的好。我不禁又想起了那2只大闸蟹,我逐渐也明白了它象征着什么,那是一种担心、焦虑,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迷惘、无助,因无助而想去依赖,因不了解却又不知道是否可依赖,是否值得依赖,这种依赖是否能够得到自己满意的结局。这也就是为什么送了礼物却又放了一句让人不快的话的原因,这也是无数病人就诊时都具有的矛盾心理。而对于作为医生的我们来说,我们承受的是太多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医生是人不是神,医学发展水平不是包治百病,有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这些,更多的渴望我们也无能为力。这也令我们无助,害怕,行医至今,没有1次收过病人的红包,不仅有职业道德的约束,还有的是不能承诺患者及家属的期望。但我们能承诺的是尽我们所能去帮助病人,尽可能达到他们的期望值。同样,这个故事也让我体会到了帮助后得到信任所带来的快乐,而且对于医患来说,只要你用心帮助了他,就会产生信任,而且这种信任比起其他任何一种信任来说都更持久。
急诊室的故事还将继续上演,不管剧情如何,悲欢离合,演员都是医患双方,我们将继续承受那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患者将继续带着无助又依赖又怀疑的矛盾心情面对我们。日出日落,一切都在螺旋中上升,勇敢承受,真心信任,医患关系的明天就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