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各总支《心术》读书报告会精彩荟萃
时间:2010.12.09 点击数: 字体:

    离退休总支:秉承协和传统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1月25日下午, 离退休总支在住院楼四层多功能小厅举办了主题为《秉承协和传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协和老专家与青年医师座谈会。座谈会由老干部处卜静仪处长主持,陈杰副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毕增祺、潘国宗、纪宝华、陈元方、李蓉生、罗爱伦、任玉珠、朱传槱、郭赛珊、黄人健、张连山、宋耀虹等12位老教授与余可谊等多位青年医师进行了亲切座谈。
陈杰副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协和历史悠久,有很多优良的传统,也即将走过90个春秋。文化传承对协和十分重要,是医院9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之一。希望年轻人多向老前辈学习,将协和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座谈中,老专家们通过讲述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讲了自己对协和精神的感悟。青年医师们与大家积极分享了自己在阅读《心术》后的心得体会,就医生目前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如何做一名好医生与老前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新老协和人畅所欲言,讨论热烈。大家都希望今后可以通过不同形式、不同主题,让老教授和年轻人之间多交流,使协和的优良传统得以更好地传承。
    精彩发言:
    建设良好的医德医风需要较长的时间,仅仅制定规章制度无法从根本上杜绝不良现象的发生,协和的优良传统一定要多加宣传。希望长江后浪推前浪,年轻一辈在继承和发扬协和传统时也能发挥自身特点,努力创新。
    协和医院代代出人才,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医生。老一辈行医时会很注重细节,看病有规范的程序,开药有严格的章法。
    协和的良好氛围催人奋进、爱学习、走正道。现在很多医患矛盾的产生归咎于一些医德败坏者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病人利益,协和的年轻医师当一切以病人利益为中心,急病人之所急。
    从全国来看,协和的医德医风是比较优良的,希望年轻一代协和人可以很好地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并把它传播到全国甚至全世界。
    医学的精髓需要靠导师制加以传承,导师如果抓不住最核心的精髓就很难将传统传承下去。诚信是从医者的重要品质,在写病例的时候要实事求事,不可弄虚作假。
    “质量”也是“医德”,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的发生。病人不仅是亲人更是医生不可或缺的老师,病人的临床症状是治疗效果的最直接反映,我们在行医之时也要抱着对病人的感激之心。
    年轻医生也必须学会“三心”——“关心、爱心、耐心”。
    年轻一代既然选择了学医就应该认识到这是个很神圣的职业,不要过多地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现代社会略显浮躁,但是我们协和的年青人情愿放慢一点脚步,打好基本功,在行医路上走好每一步。这一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些许困惑与困难,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与老专家交流,希望前辈们可以给年轻人多一些鼓励,坚定大家的信心与勇气。
    后勤总支:爱岗敬业,服务协和
    11月24日下午14:00,后勤党总支《心术》读书心得座谈会在12楼一层会议室召开。姜玉新书记、杨敦干主任出席了会议。总务科、维修科、动力科、房管科、饮食中心、工程办、器材处及开发中心支部共计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姜书记讲话指出,《心术》一书主要反映的是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医患关系,从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的实际工作和生活出发,真实地还原了医生这个职业的特点,呼吁全社会能够关心和理解医务工作者,改善医患关系。对于在医院工作的后勤服务人员,姜书记给了充分的肯定和理解,并表示后勤人员为一线医务工作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保证了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为改善医患关系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希望后勤工作人员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为一线服务,开创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新局面。
    八个支部的参会代表分别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情况,就如何爱岗敬业和为临床一线提供优质服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协和就像一个大家庭,我们为自己是一名协和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会将这份骄傲与荣耀融入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建设协和、服务协和、保障协和,踏实认真工作,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创造独特的协和后勤服务品牌!
    神经科: 给沉重的现实定一个阳光的基调
    11月25日中午,在结束了分部门讨论后,神经科党支部举办了全科人员参加的《心术》读书报告会。关鸿志副教授、张瑶大夫和谭颖大夫分别代表各自部门与大家分享了读书心得。
    大家在发言中既有对书中人物的分析和点评,也有结合身边案例的经验分享;既有对社会现象的批驳,也有对自身修养的思索;既有幽默诙谐的建议,也有有的放矢的忠告。八楼三和六楼二病房还总结出了“九个一”与大家共勉。通过这次讨论,大家重新思考了自己的职业观和价值观,更加深刻理解了“信、望、爱”的含义。神经科崔丽英主任、王建明副主任、彭斌副主任和党委综合办公室杨敦干主任c参加了报告会。
    精彩发言:
    当前的医疗环境很复杂,社会上有很多不利于医务人员的言论和事件。但令人欣喜的是,大多数医务工作者还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些积极乐观的精神不啻于一缕阳光照过空中飞舞的灰尘,给大家打了一剂强心针。
    大浪淘沙,唯有坚持信念者才会坚守这个岗位;英雄相惜,吾辈同志更应携手奋进。
    九个一:怀一片爱心、调一下心态、听一下心跳、换一个位置、展一个笑颜、多一番热语、多一份告知、学一个绝招、添一件任务。
    转变护理观念,恪守职业道德,以“耐心、爱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位患者;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安心、舒心、温馨的就医环境;强化技能训练,提升专业素养;加强护患沟通,密切护患关系;夯实基础护理,真正做到“三贴近”。
    变态反应科:理解 + 信任 = “给力”+ 患者受益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的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恪守医德,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2000多年来,沧海桑田,星移斗转,许多古老的礼典习俗逐渐被遗忘,而惟有这些誓言经久不衰,成为医家的基本行为规范。这是所有医学生步入医学殿堂后的第一课,也是我们一生遵守的誓言。
    这些辞藻足已体现医生这一职业的崇高和神圣。我们就是这样诵读着它们,怀着满腔热血,励志为解除患者痛苦而开始了从医生涯。我们都想成为一个好医生。于是我们苦读了五年本科、三年硕士、又三年博士;毕业后更是没日没夜地工作,人虽回到了家里,而心还牵挂着那些病床上的患者。一个电话打来,我们就会随时放下家里的一切,返回医院,抢救危重患者。但现实是怎样的呢?正如《心术》所述,患者的不信任、医闹的胡搅蛮缠、不断发生的医疗纠纷,一次次打击着我们。我们从心底里呼唤被理解与被信任!
其实,我们和患者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我们都在努力用最经济的诊疗方案来治愈患者的疾病。不否认有个别医生的言行违背了“誓言”,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但这毕竟是少数!不管压力有多大,不管如何被误解,我们都始终坚持着“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准则。
    其实,我们要的只是被理解与被信任。当我们在门诊半天没喝一口水时,患者的一句“大夫,我不急,您抽空去喝口水吧”就足以给我们力量!当我们在给患者讲解病情,让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患者说一句“大夫,您定吧,您看怎么好就怎样治,我相信您” 就足以令我们信心百倍!若能如此被理解、被信任,我们就真的是再渴也不渴了,再累也不累了。
    眼科:心心相印 术术精通
    11月24日下午,眼科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在住院楼多功能小厅隆重举办了《心术》读书报告会。会议由眼科副主任叶俊杰教授主持,党委综合办公室杨敦干主任参加了会议。
    从研究生到护士、从住院医师到教授,眼科共有6位医护人员结合切身体会,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读《心术》后的感触与思考,内容丰富、引人深思。李莹教授从自己孩提时代燃起的做一名眼科医生的梦想谈起,直到现在成为一名真正的眼科教授,她娓娓道来了一个《一生与医生漫谈》的故事。戴荣平副教授从当前的一个流行词汇“被……”字说起,形象地剖析了目前的医患关系,“被和谐”、“被红包”、“被回扣”、“被高收入”等现象屡见不鲜。张枝桥主治医师指出,如果医患双方都能够换位思考,彼此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关爱,医患关系就很容易达到和谐。杨志坤住院医师从“心”和“术”这两个字的由来、变迁和境界谈起,巧妙地结合医生的“心”与“术”,倡导“爱心、恒心、信心、心心相印,医术、技术、学术、术术精通”。研究生王伟伟从医患关系的现状和医生的无私奉献讲起,回顾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词,谈到了医学泰斗张孝骞、林巧稚的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谈了她对“仁心仁术”的理解和感悟。护士吴威从怀仁心、精医术和行正道三方面畅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最后,董方田主任、叶俊杰副主任及陈有信副主任结合多年的临床工作发表了感想。
    通过这次《心术》读书报告会,眼科各级医师、护士、研究生都有很大收获,为选择医学这个伟大而神圣的事业而感到无怨无悔,表示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尽显仁心仁术!
    精彩发言:
    为广大患者解除疾苦,一生奉献,医者仁也。
    展望和谐、劳有所得和平等地位的医患关系,从医者要在名誉、金钱、人情和医德的十字路口,做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平衡。
    爱心、恒心、信心、心心相印;医术、技术、学术、术术精通。
    要继承和发扬协和精神,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和坚定的信念给患者以帮助,奉献社会。
    医生要有大爱,不仅仅是治病救人,还要关爱病人,仁心与仁术合二为一,德才兼备,方能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