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搜索

搜索页

关键字 “罕见病、”的搜索如下

  • 魏妍平

    魏妍平,山东省人,神经内科医学博士。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神经病学学组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遗传代谢病,长期致力于线粒体脑肌病的研究。对于线粒体病的临床分类、基因诊断、个体化治疗均有深刻的认识,长期随访和指导线粒体病患者的饮水、康复、运动和治疗。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了多篇关于线粒体病的文章。对于其他神经系统遗传代谢病,尤其是有机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各种代谢性肌肉病包括糖原累积病,脂质沉积病等的诊断和治疗也积累了很多临床经验。另外对于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2017.10.11

  • 李梅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罕见病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专家《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副主编及编辑部主任主要从事内分泌和代谢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六项,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多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在eLIFE,JCEM,Bone,OI等杂志发表论著100余篇牵头或参与制定20部国内外骨骼疾病相关指南获得华夏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7.10.11

  • 协和医院与北京卫视《生命缘》合作纪录片再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022年11月8日,第3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出炉,北京协和医院与北京卫视《生命缘》栏目联合制作的《百年协和》系列纪录片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是自2020年协和援鄂抗疫医疗队纪录片《生命缘·永生》之后再次斩获新闻界最高奖。“一部协和史,就是半部中国医学史”,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些精心打造的中国近现代医学影像志。《百年协和》系列纪录片2021年正值北京协和医院建院100周年,《百年协和》系列纪录片用声与画为协和存史立传,用心用情诉说百年传承。系列纪录片用富有时代特性的视听语言,从病案讲起,用四集篇幅深度解读了协...

    2022.11.17

  • 孙劲旅

    教授/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后导师、科研博士后导师、博导、临床医学博士国家卫健委环境与健康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理事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国家免疫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过敏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审评咨询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过敏性疾病精准诊疗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过敏性疾病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组副组长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编委

    2017.10.11

  • 临床医学研究所简介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新形势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快科研组织体系建设,临床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临研所”)全面启动组织机构、运行机制、人员队伍等实体化工作。按照“依托医院、相对独立、创新机制、赋权管理”的总体思路,临研所包含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全国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技术中心、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规划中)四大机构部门,同时设立临研所综合办负责临研所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

    2023.12.08

  • 刘婧娟

    刘婧娟,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主治医师。201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主治医师,熟练掌握放射科各系统的常规影像诊断,特别是对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肠道肿瘤、炎性肠病以及胃肠道罕见病等开展了CT及MRI等多项临床项目及科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经验,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SCI英文论著2篇及多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研究成果多次在中国放射学年会、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进行发言及壁报展示交流,参与书写及翻译多部影像专业书籍。

    2023.04.01

  • 宋晓

    山东青岛人。2009年就读于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七年制,2014年于北京协和医院轮转实习,2016年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现为北京协和医院主治医生,擅长急危重症的诊治,特别是重症肺炎、急性胰腺炎、罕见病合并急危重症的诊治,血流动力学的临床应用。参编《协和急诊疑难病例解析》《协和急诊住院医师手册》《领悟医学职业素养》《协和急诊总值班纪实》。发表核心期刊及SCI数篇。被评为2018年度“优秀住院医师”、2019年度“急诊科先进工作者”、2020年度“优秀员工”。

    201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