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营养科举办科史回顾座谈会
老中青三代人共话协和营养的历史与未来
7月31日上午,营养科举办了“协和营养科历史回顾座谈会暨营养诊疗技术展示会”,拉开了营养科“院庆九十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参加座谈的有营养科历届主任、老管理员、相关科室负责人和营养科在职员工。
追溯历史,离不开鲜活的人。这次科史回顾活动,邀请到三位协和营养科的历史见证人——营养科杜寿玢、刘存英两位老主任和老管理员李清。他们深情的讲述再现了老协和营养科的工作实景,让年轻一代真切体会到前辈们孜孜以求、忘我的工作态度,大家深受触动。
营养科创建于1921年,是我院成立最早的科室之一,在协和尊奉的现代医疗体系中,“营养”素来占有一席之地,如果说,是老协和将最高水平的现代医学引入了中国,那么,协和营养科则书写了一部中国现代临床营养学的发展史。
协和在医教研过程中十分重视营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例如,老协和的内科学课程内安排有12小时的营养课,由营养科主任讲授饮食与营养治疗,医师须学习针对病情开营养医嘱的相关知识。老协和的营养科,不仅会按照医嘱为住院病患24小时提供符合病情的饮食,也为医护人员提供实践营养学知识的场所。概源于此,营养治疗的观点至今在协和深入人心,成为协和诊疗的一大优势和特色。营养科历任主任也都十分重视营养与临床的结合。周璿主任(1947-1978在任)、査良锭主任(1978-1985年在任)、杜寿玢主任(1985-1991年在任)以及崔月荣教授和刘存英主任都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下厨房,进病房,工作在临床一线。作为营养师,她们和临床医生一道管理病人,完成营养相关研究。如二十世纪50年代周璿主任应刘士豪教授要求,开展钙磷代谢、氮平衡、酸性及碱性膳食设计制备,这些开创性的工作,满足了临床科研的需要。
协和营养科一直致力于培养临床营养专门人才。自1934年起开办营养师培训班,主要吸纳毕业于燕京大学家政系的优秀学员接受临床营养训练。她们在校期间必修生物学、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食物学、营养学以及营养治疗学,在老协和进修期间则学习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的营养治疗及管理学,获得营养师(Dietetian)职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培训被迫停办。抗战胜利后,时任营养科主任的周璿重新开展营养师培训,虽然经协和培养毕业的学员数量不盈半百,但她们无一不成为带动一方临床营养事业发展的栋梁。改革开放后,时任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主任委员的营养科老主任査良锭及各位营养界前辈四处奔走,呼吁在各医学院校成立专门的营养系。最终,经卫生部批准,广州中山医科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和青岛医学院三家医学院校成立了医学营养系,培养专门的临床营养人才,学制5年,毕业获医学士学位。当年的毕业生如今都活跃在临床营养工作一线,成为中国医学营养学界的新生力量。可以说,是老协和营养师前辈们的坚守唤回了我国临床营养事业发展的春天。
老协和的营养前辈们还摸索建立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医院基本膳食、治疗用特别膳食和诊断用试验膳食制度,制定了相关规章和工作程序,并坚持营养科在体制上作为独立的医技科室。这一整套协和规范在1985年卫生部下发的文件《关于加强临床营养工作的意见》及以后的三级医院营养科检查标准中得到进一步体现,成为我国现代医院营养科管理的重要标准。
老协和对我国现代营养学发展的贡献,不仅表现在她一贯坚持正规的营养师培养制度和医院营养科建制与管理,其生物化学系更是我国营养学科的发源地。1924年生物化学系建系,吴宪任系主任,他既是我国生物化学的开创者又是我国营养学的主要奠基人。他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个《中国民众最低限度之营养需要》标准,分析、测定、编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食物成分表》。在他的带领下,协和生化系成为了我国营养学人才的摇篮。
毕业于协和的许多临床医学家都认识到疾病的诊治离不开营养,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就在营养领域取得了不少科研成就,更有一批致力于营养研究的毕业生成为了对我国乃至世界营养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1924年,协和医学院第一届毕业生之一的侯祥川教授就是我国现代营养学奠基人。二十世纪30年代,他在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所工作期间对营养缺乏病的诊治至今在国际营养学界仍得到广泛应用。他还致力于军事医学与营养学研究,开创了我国军队卫生营养学和军用食品研究的先河。1925年毕业的刘士豪教授,在生物
化学和临床医学方面涉猎极广,特别是在维生素D与钙磷代谢方面的研究更是为世人称道。有当代美国学者评价说“在许多年的时间里,协和医学院论文构成了有关人类维生素D缺乏代谢研究及其治疗的整个知识库”。诸如此类的医学大家还有:1927年毕业的诸福棠教授(母婴营养及维生素A、维生素C缺乏研究)、1930年毕业的朱宪彝教授(钙磷代谢以及碘缺乏病专家)、1932年毕业的苏祖斐教授(儿童营养研究)和1933年毕业的李洪迥教授(维生素A缺乏性皮肤损害研究)等。他们这些出身于协和的医学大家都将热情投注于疾病与营养相关研究领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北京协和正如一株根系发达、枝繁叶茂的大树,生于斯、盛于斯的临床营养专业会继续得到她的滋养,也必将为她增添华彩。承继过去、开创明天,协和营养科的年轻一代正活跃在临床营养医教研各领域。活动现场,他们为到场的各位前辈和相关处室的嘉宾们展示了自己精心设计并制作的各种调整营养素膳食和新的临床营养诊疗手段。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营养学都是协和医教研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枝,协和营养人会继续顺应时代对医学科学和临床营养学的需要,深入实践,恪守本职,再创辉煌!
营养科 刘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