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大新闻
身边的“四好”党员 | 沈敏:让党旗在罕见病防治一线高高飘扬
时间:2025.10.20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2023年以来,北京协和医院先后有68名党员被授予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好”党员称号,他们是改革攻坚的排头兵,是高质量发展中的先锋力量。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四好”党员学习活动的号召,医院特推出“身边的‘四好’党员”专栏,聚焦这些身边榜样,讲述他们“政治素质好、岗位履责好、作风品行好、群众评价好”的先进事迹。

榜样如灯,照亮初心。让我们一同从他们立足本职、担当实干的动人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罕见病医学科首任党支部书记、主任沈敏主任医师——

from clipboard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名共产党员用一生去兑现的庄严承诺。在北京协和医院,有这样一位医生——她怀揣赤子之心,把罕见病患者的冷暖放在心头;她肩扛层层重任,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攻克医学难题的动力;她扎根临床一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化作昼夜不灭的灯光。她,就是北京协和医院罕见病医学科首任党支部书记、主任沈敏同志。


在“两个维护”中锻造绝对忠诚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沈敏同志最鲜亮的政治底色。从医二十余载,她始终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守医者初心,担健康使命。

2024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罕见病医学科党支部正式成立,沈敏同志作为首任党支部书记,无论临床工作多繁忙,坚持每周“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带领支部党员原原本本读原著、悟原理。沈敏同志讲授的《论学科发展中的守正创新》主题党课荣获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2024年度优秀党课三等奖,成为院校系统内“理论武装”的标杆。

from clipboard

▲沈敏同志为支部党员讲党课


在“国之大者”中勇当开路先锋

罕见病发病率低、种类繁多、诊断治疗困难,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沈敏同志主动请缨,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全国首个整建制罕见病医学科就此建立。

建科之初,缺人、缺设备、缺经验,有人劝她“别啃硬骨头”,她却斩钉截铁地说:“罕见病患者需要我们,共产党员就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

她带领团队勇挑重担,开设罕见病联合门诊,为患者提供“组团式”服务;启用罕见病医学科病房,为罕见病及未诊断疾病的患者提供全链条高水平医疗服务;创新性开展医教研多学科联合查房,为罕见病精准诊疗奠定基础;构建学科体系,吸引更多“新鲜血液”加入护佑罕见病患者的生命接力。

多年来,沈敏同志深耕自身炎症性疾病,认真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她带领团队从零起步,查阅国际文献,结合中国国情制定诊疗路径,建立自身炎症性疾病前瞻性队列,开展自身炎症性疾病临床转化研究。她以第一完成人多次获医院医疗科研成果奖,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近20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在“红色引擎”中凝聚奋进力量

作为罕见病医学科党支部首任书记,沈敏同志深知“支部建在科室上”的深刻含义。她把支部工作写进科室章程,创新“党建+学科”双轮驱动模式,提出“患者在哪里,党员就在哪里;难题在哪里,党旗就插在哪里”。

她组织党员走进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馆、鱼子山抗战纪念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航空五院、华为北京研究所等地,让红色基因融入党员血脉;组织志愿服务、健康宣教等活动,护士党员披上南丁格尔白披肩,投身社区志愿服务,医生党员在义诊活动里化身志愿先锋,传递健康知识;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主题党日与座谈会,让党员畅所欲言、情感交融;与北京协和医院临研所党总支、大兴(全重)党支部,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再生、衰老与慢病中心与机关联合党支部开展联学联建活动,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from clipboard

▲沈敏同志(前排站立左4)带领罕见病医学科党支部与清华大学开展联学联建活动


在她的带领下,罕见病医学科党支部这个年轻的组织,在理论武装、组织建设、作风锤炼、活动创新各方面成果显著,获院校2024年度优秀主题党日活动提名奖,被誉为“党群融合的典范”。


在“人民至上”中书写生命奇迹

一位17岁少年,因反复卒中、发热和皮疹辗转多家医疗机构,沈敏同志带领团队坚持六年、以钉钉子的精神攻坚克难,最终为少年明确诊断;一位咳嗽、憋气、咯血的中年女性,在外辗转就医一年,经历单肺切除仍未能明确病因,沈敏同志带领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一口痰、一管血,仅用一天时间就帮助患者明确诊断,并制定出周密的治疗方案。

忙碌的背影,匆匆的脚步,她用行动诠释着 “一切为民” 的理念,以实际行动激励着年轻医生:“对患者而言,罕见病不是百万分之一的数字,而是百分之百的人生。我们在研究上迈出的一小步,却是他们人生跨越的一大步。”患者和家属们常说:“感谢沈主任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沈主任看的不只是病,更是我们一家人的希望。”

from clipboard

▲多学科团队专家共同为罕见病患者会诊


在“群众路线”中架起连心桥梁

“把患者当亲人”是沈敏同志最朴素的信条。

在门诊和病房,总能看到她关切的眼神、明媚的笑脸,她关心罕见病患者成长的点点滴滴,是否顺利完成学业?有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婚恋与生活情况如何?每一位罕见病患者的情况她都如数家珍。患者常说:“见沈主任一面,病好像好了一半”。

沈敏同志还带领支部党员和社工部、缓和医学中心、慈善基金会一起,组织罕见病患者开展芳疗、音乐、绘画、手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科普讲座、开展心理疏导,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全方位的照护与心理支持。

from clipboard

▲沈敏同志(右二)在罕见病医学科病房带领多学科团队开展医教研联合查房


“待同事如家人”是沈敏同志的日常。她始终心系群众,耐心倾听群众诉求,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用实际行动温暖人心,是群众眼中的“知心人”。她带领支部党员每月与每位员工开展一次面对面交流;建立科室动态信息台账;针对不同员工群体的实际需求提供精准帮助。通过系列举措,支部实现员工幸福感、团队凝聚力和工作效能“三提升”。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建引领业务,关怀凝聚人心”,她的真诚与付出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成为党群关系的“连心桥”。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代铭记奋斗者。沈敏同志获2024年度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好”党员称号。面对荣誉,她总是淡然一笑:“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做了应该做的事。”但正是这份“普通”,铸就了共产党人的不平凡;正是这份“应该”,映照出共产党人的初心永恒。

让党旗在罕见病防治一线高高飘扬,在实干中践行“一切为民”的医者情怀,她志做罕见病燃灯者,点亮罕见病患者生命之光。

图文 / 罕见病医学科党支部

编辑 / 洪成伟  陈   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