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 > 科研动态
我院成功举办第三届转化医学研究国际论坛
时间:2010.08.22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第三届协和(北京协和医院)转化医学研究国际论坛6月1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会议邀请了美国NIH临床研究中心院长John Gallin博士,范德堡大学副校长兼临床和转化研究科学院院长Gordon R. Bernard 博士,医科院药物所杜冠华教授,基础所的张宏冰教授等,与我院胡蓓、李太生、张烜教授等共同就临床转化研究典型案例及合作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初探。这是我院继2007年和2008年举办两届转化论坛以来,第三次进行的国际高水平的转化医学论坛交流。医科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骨干和项目负责人与我院百余名科研人员出席会议。
    在论坛上陈院长介绍了协和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的优势和运行、合作的模式,总结了近两年对转化医学研究和合作模式的探索情况,畅谈了协和转化医学研究平台的构想和运行管理的机制,并表达了国际合作的意愿。与会专家共同探讨基于双赢的国际合作的基础和方向,并分别就临床试验的I期临床验证、T细胞亚群与感染性疾病、系统性狼疮病因学与转化研究、恶性肿瘤的信号传导与靶向基因治疗、源于中药的化学药物开发与临床应用转化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共同深入地理解转化医学研究的理念及转化医学产生的成果。
    我院高度重视转化医学研究。此次协和转化医学研究国际论坛,也是我院协办的2010年“中美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国际论坛”的一个主题圆桌会议。在中美论坛上,陈院长代表赵院长向国内外专家作了题为“转化医学与北京协和医院——历史与未来”的报告。从老协和转化医学研究的传统、转化研究的成果,当前协和转化医学研究的现状、基础、特色和优势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陈院长的报告与中美论坛会议门口的协和医院宣传展板交相辉映,向各国转化医学研究的组织者和科研专家,共同展示了协和这个中国转化医学研究的摇篮,作为中国现代转化医学研究的积极倡导和实践者所散发出的年轻活力。
    从2007年第一届转化医学研究论坛之后,协和开始了转化医学研究的实践。从与基础所共同出资资助基础与临床研究项目到共同举办基础与临床论坛;从与病原生物所共建传染性疾病研究中心、共同申报国家专项研究,到与企业共建研发基地,进行研究、管理和合作模式的多种尝试,并逐渐形成围绕药物研发向临床验证转化、干细胞研究向再生医学转化、生物标志物研究向临床个体化诊断和治疗转化、病原学研究向传染病防治转化等四个主要转化研究合作领域。
    在6月17日论坛期间,我院还与医科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协和转化医学沙龙首次活动。沙龙上,临床医生和基础科研人员,广开思路,畅所欲言。分别就各自的领域优势和相互的研究需求进行了交谈。直至沙龙结束,大家还是恋恋不舍,意犹未尽。中国医学科学院院校长刘德培院士、副院校长詹启敏教授应邀出席论坛和沙龙,并对其给予充分肯定。刘院士说,“历史上,协和医院和基础所的合作非常好,这一代要加强合作,要有深层次的合作,以重大疾病为导向,体现转化和整合。”北京市自然基金委和北京市科委的领导也应邀参加了论坛和沙龙,并给予高度评价。
    转化医学研究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合作,共享科研的思路和技术,特别是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专家的密切沟通与合作。我院科研处与基础所的重点实验室蒋澄宇主任、科研处赵爱芳处长和基础所朱大海副所长,就转化医学的合作模式进行了多次沟通,酝酿了许久的协和转化研究沙龙的形式,得到双方院所领导的支持而最终确认。我院和基础所共同主办沙龙,旨在为临床专家与各领域科研人员搭建轻松的沟通平台。
    论坛和沙龙,我们都将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并希望不断扩大沟通的领域,期待碰撞出更多的科研火花,从而促进我院以上述四个领域为代表的转化医学研究的进展。
    协和医院将与医科院的兄弟院所共同努力,整合医科院的整体优势资源,结合协和医院的疑难诊治中心的综合优势,为中国的转化医学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