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9日下午,“第十届中国过敏防治周”线上主题发布会举办,本届防治周主题为“气候、环境与健康:探索过敏防治绿色解决方案”。在本届中国过敏防治周期间,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团队联合全国同道,通过专家讲座、科普展示、历程回顾等形式,向公众传递科学、实用的过敏防治知识,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过敏医学领域的实践。
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名誉会长、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主任医师尹佳在主题报告中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研究成果揭示了气候变化与过敏性疾病的密切关联。她指出,温度每升高1℃,花粉季就会延长0.9~1.6 周,致敏花粉浓度上升 18%~32%。同时,强调了夏秋季花粉对哮喘的影响及环境因素对过敏的多重影响。研究数据显示,部分患者7月下旬开始哮喘,至降温后症状才完全缓解。因此,她建议通过改善室内外环境、选择绿色生活方式等降低过敏风险。
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教研室主任支玉香在专题讲座中指出,脱敏治疗自1911年首次应用以来已形成完善的临床规范,是目前唯一能够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对因治疗方法。3年以上的规范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对过敏原的耐受性,实现“预防新过敏发生、阻止鼻炎发展为哮喘”的长期效益,其疗效已获WHO及欧洲过敏与临床免疫学会权威认可。
北京医师协会变态反应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王良录为“如何避免过敏原”提出了实用性建议:尘螨过敏人群推荐使用防螨床品并将室内湿度控制在50%以下;花粉过敏者需关注浓度预报,高峰期减少外出并佩戴防护口罩;食物过敏患者应严格核查食品标签,避免误触致敏原,“过敏性疾病可防可治,精准识别并规避过敏原是首要步骤。”
“中国过敏防治周”开启于2016年。今年的活动由中国康复医学会、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北京医师协会变态反应专科医师分会等联合主办。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主任关凯主持发布会。
文并图/变态(过敏)反应科 宣传处
编辑/王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