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肥胖背后的沉默警报:当脂肪悄悄威胁女性健康
时间:2025.07.09
字体:
所属分类:协和星原计划
来源:本站原创

您知道吗?腰腹间堆积的脂肪,不仅仅是穿衣显胖的问题,它还可能悄悄成为一些妇科疾病的“隐形帮凶”!

当体内的脂肪细胞像个小工厂一样不停制造某些“信号”,当身体里悄悄发生着“小规模炎症战斗”时——像子宫内膜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等疾病,就可能借着肥胖的“东风”悄悄靠近。

肥胖女性,尤其是脂肪主要分布在腹腔内脏周围(如肝脏、胰腺、肠道等)的腹型肥胖女性,得子宫内膜癌这种癌症的风险,比体重正常的女性高出1.2~7.1倍。大约40%~85%的PCOS女性同时有超重或肥胖。肥胖会让PCOS患者的问题更严重,如排卵困难、身体对胰岛素反应变差(容易血糖高)、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偏高等。

下面带您了解:

√脂肪如何打乱身体里的“激素天平”,让子宫内膜变得不安稳;

√肥胖和PCOS之间为何容易陷入“越胖越乱,越乱越胖”的怪圈;

√科学管理体重的“三步走”计划,如何有效降低这些风险。


1肥胖是怎么影响这些疾病的?

①子宫内膜癌

“雌激素”太多惹麻烦:脂肪组织(尤其是肚子上的肥肉)会通过一种叫芳香化酶的物质把身体里的“雄性激素”转化成“雌性激素”。长期过高的雌性激素会不停地刺激子宫内膜生长,大大增加了它“变坏”的风险。

“胰岛素”失灵帮倒忙:肥胖会让身体对“胰岛素”(管理血糖的激素)反应变差,导致血液里胰岛素过高。高胰岛素就像“助燃剂”,会刺激子宫内膜细胞过度生长。

体内“小火苗”不断:脂肪细胞会释放一些引起身体“发炎”的小分子(比如TNF-α, IL-6)。这种慢性的“小火苗”会破坏子宫内部的正常环境,让癌细胞更容易生长扩散。

②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胰岛素抵抗”和“雄激素”的恶性循环:肥胖会加剧身体对胰岛素反应变差(胰岛素抵抗),导致体内胰岛素水平升高。这又会刺激卵巢合成过多的“雄性激素”,导致不排卵、长痘、体毛多等问题。更糟的是,过高的雄性激素本身又会促进脂肪(尤其是内脏脂肪)堆积,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越胖越乱,越乱越胖” 的死循环。

脂肪“捣乱分子”作祟:内脏脂肪(包裹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会释放一些异常的“捣乱分子”(炎症因子和脂肪因子),它们会降低一种能“锁住”雄性激素的蛋白(SHBG)的水平,结果就是血液里“捣乱”的游离雄性激素更多了。


2如何科学管理体重来降低风险?

体重管理“三步走”计划:

第一步:改变生活习惯最重要。简单来说就是要吃得智慧、动得有效,再加上管好日常。可以找专业营养师调整饮食计划,或者找健身教练指导运动。如果情绪性进食严重,心理咨询也很重要。

第二步:在医生指导下考虑药物帮助。如果生活方式改变效果不理想,医生可能会考虑一些药物辅助,比如:二甲双胍和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但切记,所有药物都必须在医生评估和处方下使用!

第三步:减肥手术(最后选择,适合极少数人)

这通常是针对严重肥胖(BMI ≥ 35)并且同时有严重健康问题(如严重糖尿病、高血压等)的患者。手术效果显著,能大幅减轻体重并改善激素水平和排卵功能,但风险和术后管理要求也高。


在减重过程中要避免进入误区

不要极端节食!饿肚子减肥伤身体,而且极易反弹。

别迷信局部瘦身!不存在只瘦肚子或只瘦腿的方法。

关键在坚持:养成能长期坚持的健康习惯才是王道。

总之,肥胖会通过打乱激素平衡、引起体内慢性“发炎”、干扰身体代谢等多种方式,增加女性患上子宫内膜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妇科疾病的风险。

科学管理体重是降低风险的关键,核心是调整饮食、坚持运动、管理好日常行为习惯,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借助药物或手术。

定期做妇科检查(比如B超看子宫内膜厚度),监测月经周期,出现闭经、月经经期延长、阴道异常出血就积极就诊,让我们一同守护女性健康。

from clipboard

文字/妇科一病房 刘霞 刘倩

审核/妇科三病房 顾宇  临床营养科 刘鹏举

编辑/洪成伟

科普作者
相关科普文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