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小心,你的脂肪肝可能是熬夜“熬”出来的!
时间:2025.05.27
字体:
所属分类:健康知识普及
来源:本站原创

你以为熬夜只是透支了睡眠?实际上,每一次熬夜都在加重肝脏脂肪代谢的负担,深夜刷剧或是被失眠困扰的你,可能正悄悄启动身体的"囤脂模式"!目前,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已超越病毒性肝炎,成为中国第一大慢性肝病,影响着超过三成的成年人群,而且患病率还在逐年增加。


脂肪肝是病吗?

脂肪肝是病吗?比你想象的更严重!

很多人觉得脂肪肝只是 “亚健康” 状态,实则不然,脂肪肝可不是小问题。它并不是指脂肪包裹在肝脏上,而是脂肪在肝细胞内的过度蓄积,会使肝脏的血液供应、氧气供应、自身代谢受到持续影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占脂肪肝病例的80%以上,是最为主要的类型。它是指在脂肪肝的基础上,合并至少1项代谢异常,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或代谢紊乱(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虽然大部分患者处于相对良性的单纯性脂肪肝阶段,但倘若不及时干预,仍有20%~30%的MAFLD患者会进展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出现肝细胞损伤与炎症反应,甚至引发肝纤维化、肝硬化,增加患肝癌等恶性肿瘤的风险。


什么人容易得MAFLD呢?

主要有三个因素:

遗传因素,有些人天生肝脏代谢脂肪的能力较弱;

长期高油高糖饮食;

缺乏运动、久坐不动、经常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熬夜如何损害肝脏健康?

一、睡眠时间不规律,睡眠周期紊乱

肝脏是机体调节能量和糖脂代谢的中枢器官,熬夜会打破正常生物钟节律、扰乱激素代谢、引发肝脏炎症反应等多种机制。干扰身体处理脂肪和糖的方式,导致脂肪在肝脏中堆积,增加脂肪肝的发病风险。

二、睡眠时间不够

睡眠时长与脂肪肝患病风险之间呈现一种U型关系,睡眠时间小于6小时或大于8小时都可能增加患脂肪肝的风险。

三、入睡时间晚

通常来说,在23点之后入睡即被视为晚睡。虽然睡觉晚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熬夜,但长期晚睡会造成褪黑素分泌紊乱,从而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和昼夜节律,也会增加机体代谢负担。

此外,熬夜时瘦素(抑制食欲激素)水平下降,胃饥饿素(刺激食欲激素)水平上升,使人更容易在深夜暴饮暴食。熬夜的时候再来些奶茶、炸鸡、烧烤等高糖高脂的饮食,对肝脏健康更是雪上加霜。


如何减少熬夜带来的损伤?

如果不得不熬夜,我们怎样减少熬夜带来的损伤呢?

一、合理补充睡眠

如果前一天熬夜了,可以在第二天的下午1点~3点进行补觉,补觉时长以30分钟至1小时为宜,避免补觉过多影响第二天的夜间睡眠。但补觉还是难以完全缓解熬夜带来的伤害。研究显示,补觉能恢复一部分熬夜导致的认知功能下降,但对肝脏炎症指标、胰岛素抵抗等关键代谢指标的改善作用有限。

二、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熬夜与脂肪肝患病风险升高有关,这种影响在缺乏体力活动和中心性肥胖人群中更为明显。因此,拒绝久坐,适当锻炼,使自己的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可以减轻熬夜对身体的伤害。

三、科学选择熬夜加餐

虽然熬夜时进食属于不规律进食,可能会干扰生物钟节律。然而,完全不吃东西可能导致饥饿感影响睡眠或引发低血糖,所以熬夜时可以选择补充一些关键营养素,助力细胞修复与能量供应,缓解熬夜带来的不良影响:

富含维生素A、B、C的食物,预防视疲劳,维持身体代谢,如胡萝卜、橙子、香蕉、蓝莓、枸杞等。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为身体熬夜提供持久能量,如无糖酸奶、原味坚果等。

轻度单纯性脂肪肝是完全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逆转的!别再让不良生活方式成为生活的常态,改变不妨从今晚不熬夜开始。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24,32(05):418-434.

[2]Yip TC, Fan JG, Wong VW. China's Fatty Liver Crisis: A Looming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Gastroenterology. 2023 Oct;165(4):825-827.

[3]Guo, Z., Wu, D., Mao, R. et al. Global burden of MAFLD, MAFLD related cirrhosis and MASH related liver cancer from 1990 to 2021. Sci Rep 15, 7083 (2025).

[4]Tian T, Zeng J, Li Y-C, et al. Joint effects of sleep disturbance and renal function impairment on incident new-onset severe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 Diabetes Obes Metab. 2024; 26(10): 4724-4733.

[5]Jialu Yang, Shiyun Luo, Rui Li, et al.Sleep Factors in Relation to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Chinese,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Volume 107, Issue 10, October 2022, Pages 2874–2882.

文字/肝脏外科 潘新伟 万雪帅

审核/徐雪蕾 杜顺达

图片/网络

编辑/陆灵煜 洪成伟

科普作者
相关科普文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