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重大新闻
最忆雪中景 难忘协和情 | 77届协和护校毕业生的集体回忆
时间:2021.08.19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振华 马淑芝 干玎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千秋伟业 百年风华

用党的光荣传统和实践经验

坚定信念 凝聚力量

可为国家和人民继续前行

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今年也是北京协和医院建院一百周年

百年丰碑 印记协和

用优秀文艺作品的深刻内涵

启迪智慧 砥砺品格

可为医院高质量发展

凝聚不竭动力

医院微信公号将陆续刊登“百年丰碑 印记协和”大赛征集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第七期分享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77届毕业生的作品——《不寻常的毕业生》。

求学在协和

1975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现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重新开始招生,我们这批不一样的年轻人走进校园。我们在广阔天地里扛过锄,翻过地,挖过河,种过菜,插过秧……特殊的年代锤炼出坚强的性格。1975年底,奇迹发生:我们经过选拔,有幸重回校园。这是人生的新航道,我们心中充满了兴奋、激动和感恩,开始了新的梦想与希望。

开学第一天,我们踏入协和的大门。高耸的大楼外贴着浅黄色磁砖,高挑的屋顶,宽敞的门厅,庄重、大气,甚至有些威严。我们先到五楼、六楼放下行李,再到八楼的阶梯教室举行入学典礼。第一次坐在阶梯教室里,面对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大家心里都忐忑不安。直到校长讲话后,开始挨个儿点名,我们才突然醒悟:我们已经成为一个新的集体,一段全新的校园生活即将开始。

from clipboard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77届毕业生合影


为迅速缓解多年护理人员断档的情况,当时的护理学制压缩成两年。时任校长林雨的脊椎与腿病很重,背影弯曲,走路很慢。为严格把控教育质量,她亲自挑选、安排护士长授课,更聘请了基础所和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们为我们讲授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医院与医大楼宇之间的窄长小路上,无数次留下了老校长负重前行、缓慢而坚定的身影。

我们至今还清晰记得那些教过我们的医学大家:籍孝诚、唐伟松、王国相、王振纲、吴安然、候建存等等。他们讲课认真风趣,深入浅出。还记得侯建存教授讲到肿瘤时的经典话语,“肿瘤就是肿起来留在那里不走了”,简单易懂、印象深刻。讲到疾病时,他们会自然地结合自己收治的病例谆谆教导,“要关爱病人,一切为病人着想”。

我们从这些老专家的身上不仅仅学到了医学知识,更学到他们严谨认真的态度,关爱患者的医德,不断学习、不断追求的精神。在懵懂的年纪,协和护校教会了我们人生的真知,“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影响了我们一生。

    同学们都非常珍惜再学习的机会。白天认真听课,晚上继续在窄小的8人间宿舍温习知识,挑灯夜战。同学们还利用晚自习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结对子学习,七楼、八楼教室及五楼、六楼宿舍中都留下了我们笃学不倦、奋发图强的身影。

学习之余,两年的护校生活也丰富多彩:有南口坦克部队的军训,有东北旺医药基地的实习,有平谷洙水村的学农、参与预防传染病与公共卫生及个人卫生宣传的难忘回忆。

1976年7月28日,突如其来的唐山大地震造成了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大地震后又开始下大暴雨。时隔半个世纪,我们还清楚记得,时任党委书记于海成冒着震后大雨带领教师挨家挨户走访学生的情景,他们把学校的关爱送到了同学们的心里。

虽然我们在护校学习只有短短两年时间,但这是我们失而复得、重新走进校门的两年;是我们从懵懂无知到走上专业成长道路的两年;是培养教育我们良好修养与举止的两年;是只知北京协和医院大名到深刻了解协和内涵的两年;是开始成为协和人关键启蒙的两年;是整体水平拉升到新高度的两年。两年虽短,受益终生,协和精神深深的烙印在同学们的心底、脑海中,镶嵌在脊骨里。

工作在协和

毕业后,我们怀揣着协和情怀,奔赴包括北京协和医院在内的中国医学科学院“三院六所”,冲向工作岗位的最前线,逐渐挑起了重任。我们把护理工作当做事业来完成,从不叫苦叫累,不少人挺着大肚子依然工作在一线。那时候的输液架又高又沉,孕期行动受限,够不到上面,就把沉甸甸的输液架斜倒45度,挂上输液瓶后,再立回去。孕后期肚子太大,弯不下腰,输液时就直接跪在病床前完成。在灌肠操作中,有的病人忍不住刺激,一边灌一边流。病人一脸歉意,护士反而安慰病人:您别不好意思,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希望您在我们的照顾下,早日康复。病人竖起大拇指说,这就是协和!

护理工作看似简单,但与病人的治疗及康复密切相关。同学们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77届同学王丽英是北京协和医院手术室主管护师,在岗位上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一干就是33年。这33年,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日复一日重复着各科、各类手术的配合工作;但这33年又是极不平凡的,她凭着自己的工匠精神,练就了独特的技能:对每一位主刀医生的手术器械使用习惯烂熟于心,对每一件手术器械了如指掌。虽然她已是知天命之年,却仍在钻研快速迭代的新型器械,特别是精密器械的精细构造。每当疑难手术的关键时刻,当主刀医生觉得器械不顺手或器械出现故障时,王丽英到场,困难便迎刃而解。王丽英凭借自己的“火眼金睛”,对患者尽心尽责,为手术保驾护航,成为领导们信任、医生们依赖、同事们尊重、年轻人钦佩的资深专家,被誉为“手术医生和护士们的定海神针”。她的身上深深镌刻着协和精神的烙印。

from clipboard

▲王丽英在检查器械


77届毕业生中的另一位同学走了“另类”的道路,成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和流行病学的教授——她就是廖苏苏。护校毕业后,她在首都医院(现北京协和医院)的内科病房工作了三年。1980年,她又通过高考继续深造,先后求学于北京医科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最终获医学博士学位。此后,她一直在协和医学院做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培养了十几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学生。

from clipboard

▲廖苏苏成为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教授


在同一个院落里,她从护校起步,最后成为协和医学院的知名教授和研究者。职业变迁的背后,是波澜壮阔的大时代给予了更大的自我实现空间和职业发展之路。

在近30年的职业生涯中,廖苏苏获得了不少荣誉,她最珍视的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授予的“教学名师”称号。廖苏苏说,“我能讲好课、做好研究,与我多元曲折的医学经历滋养是分不开的,尤其是18岁开始学习护理、做护士的这段经历,协和人、协和的工作氛围对我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我一直铭记着在这段时光中教育过我、帮助过我、陪伴过我的老师、同学和同事们。”

77届护校毕业生中人才辈出。陈杰生同学继续求学于北京医科大学,后来留在美国City of Hope国家医学中心工作。

from clipboard

▲陈杰生成为临床遗传分子生物学家


刘玉刚同学成为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副教授,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他用快门为协和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回忆,如张孝骞教授、两院院士和许多著名医学家工作、生活的照片。老院长方圻教授亲笔题词与他共勉:对人民忠诚奉献,则此生无悔;对名利无所求,则终身愉快。

from clipboard

▲刘玉刚为张孝骞教授拍摄的照片(左);北京协和医院名誉院长方圻为刘玉刚题字(右)


李士江同学成为我国著名“虎神”画家曹环义先生的弟子。他多才多艺,不但擅长画画和书法,在诗词方面也造诣匪浅。在协和百年院庆之际,李士江同学挥毫献上贺诗一首:

百年辉煌赫赫名

薪火相传济苍生

画栋雕梁英才聚

求精奉献协和情

from clipboard

▲李士江为协和百年院庆所作贺诗(左);李士江画的虎图(右)

寄情在协和

77届协和护校毕业生遍布全球各地,在人类健康和医药卫生事业中深深耕耘、默默奉献。转眼间,我们也相继到了退休的年龄,唯一不变的,是对协和的深情。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协和护校77届毕业生常回协和,看望当时的书记、校长、老师们


每到下雪的季节,我们就会想起协和的院落。迎着漫天飞舞的琼芳,走在七楼一病房与八楼一病房之间的宽宽长廊上,脚下是皑皑白雪,身边是青松翠柏,眼前是绿色琉璃瓦、汉白玉围栏,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好似一幅静静的水墨画,穿越了百年的时空。

正如《协和医事》一书中所记载的,每个老去的协和人,都会像盘点财富一样,回味亲身经历的或者传说中的那些高年资协和人的指导和教诲。这种指导和教诲,有业务上的严格要求,有思维方式上的循循善诱,有职业信仰上的坚定,有如何面对病人,如何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这份“床边的艺术”。他们身上有着眼前这个时代罕见的“自省、专注和慈悲”。

正是这样的“认知共同体”,让协和精神得以穿越不同的时间、空间,在我们身上传承,在我们身上发扬,成为我们共享的“精神王国”。


图片/马淑芝 廖苏苏 王丽英 陈杰生 刘玉刚 李士江

编辑/干玎竹 马淑芝 张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