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学前沿
北京协和建立获得性淋巴水肿诊治规范
时间:2018.07.20 点击数: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联合核医学科、放射科等学科,针对淋巴水肿病理生理机制,采用分子造影剂进行获得性淋巴水肿的多模态显像,根据淋巴管、淋巴结显影及功能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收效良好。日前,针对获得性淋巴水肿诊疗路径的研究成果已编入英文书籍《lymphedema-surgical approach and specific topics》。

淋巴水肿为肿瘤切除、淋巴结清扫及放疗后的常见合并症,是临床治疗难题。获得性淋巴水肿常见于肿瘤患者术后,据《柳叶刀》杂志发表的数据表明,每6名实体肿瘤患者中,就有1名发生淋巴水肿。获得性淋巴水肿可能引发反复发作的淋巴管炎、象皮腿甚至感染性休克,使患肢功能严重受损,甚至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由于疾病的生理机制不清,以往的治疗方案各不相同,缺乏统一规范。

协和整形外科团队联合核医学科、放射科、物理医学康复科及肠外肠内营养科通过基础及临床研究,采取各种检测手段识别不同阶段淋巴水肿,并针对水肿、脂肪沉积和纤维化三个病理生理阶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水肿阶段的病人主要表现为淋巴液淤积,淋巴液的增多造成炎症反复发作;因而此阶段病人治疗主要以预防炎症为主,辅之以淋巴液引流和物理康复治疗,从而减少淋巴液淤积。实验研究发现,炎症可以进一步诱导脂肪干细胞(ADSCs)异常成脂分化,致使大量脂肪沉积,故脂肪沉积形成阶段患者的治疗需将淋巴液引流和减容术相结合。下一阶段,会在炎症及ADSCs旁分泌的作用下发生纤维化,淋巴管管壁的纤维化增厚和管腔闭塞又会进一步加剧淋巴水肿,该阶段的患者必须采取组织移植等淋巴回流重建术进行治疗。

淋巴水肿的诊断分期离不开高效精确的影像学辅助检查手段,其临床治疗需手术结合保守治疗。整形外科通过3D体表成像等方法可以测量患者水肿与否;肠外肠内营养科的生物电阻抗测试,能有效测量患肢增加的体成分及其类型;核医学科和放射科的造影和显像技术,能对患者淋巴组织功能进行评估。在治疗方面,物理医学康复科开展的持续减压治疗能对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有效的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与整形外科的显微手术治疗联合,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获得性淋巴水肿应尽量早发现早治疗。患者在淋巴结清扫术或放疗后肿胀若持续3个月不消退,建议就诊时进行体成分分析等无创检测;如术后半年肿胀持续不消退,则应采用核素检查进行淋巴功能评估,并根据病情对症治疗。针对获得性淋巴水肿诊疗路径的研究为该病的分阶段对症诊治提供了可能。

围绕淋巴水肿的相关研究已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等多项支持,并在《欧洲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影响因子7.277)等国内外权威杂志发表多篇研究论文。作为淋巴水肿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专家组成员单位,协和团队所总结出的规范化诊治流程多次在国际及全国学术会议上介绍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