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曾宪九教授诞辰100周年,为了重温他的学术思想、学科建设思路、创新思维与崇高风范,使当代协和人学有榜样,行有楷模,医院举办了“纪念曾宪九教授诞辰100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编写出版了《协和医魂曾宪九》书籍。在全体协和人传承大师精神,向百年协和梦迈进的进程中,青年医务工作者该如何更好地坚定信仰、务实奋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医师呢?10月24日下午,党政办公室团委&青年工作部、“书香协和”读书会在学术会堂会议室组织了“信仰与务实—《协和医魂曾宪九》读书交流会”。特邀演讲嘉宾林国乐副教授、余可谊副教授、周皎琳主治医师、梁乃新主治医师、黄璨住院医师等及各团总支青年骨干共计四十余人参与讨论。龙笑副教授和校友会刘静老师受邀出席。团委书记杨德彦主持会议。
演讲嘉宾和各总支代表先后发言,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和工作现状从不同角度深情缅怀了曾宪九教授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格。大家一致认为曾宪九教授不愧为协和医魂,他不仅是协和外科的总设计师,也是中国普通外科的奠基人,更是中国医学教育的一代宗师,是世界外科学界的一盏明灯。他充满大爱的一生诠释了仁心仁术,他践行了尽己之力为病人谋利益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他的为人和学术思想是协和文化的重要源泉。而我们年轻人在新时代背景下,应怀揣梦想,继承和弘扬协和的精神与传统,对患者关爱,对师长尊敬,对同伴关怀,争取做到“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一切”,这是我们的信仰。在实际工作中,青年人需切实遵照“三基三严”的原则打好业务基础,秉承创新精神,开辟学科及个人职业的新领域。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青年医师要尽力做到换位思考,掌握好沟通技巧。此外,协和青年人还要有“科学脑,人文心”,除了治病救人、精湛医术外也要认真科研,多发高质量的文章,多参加医院举办的人文活动。
正如德国诗人歌德献给席勒的诗篇中写道“他在黑夜的沉寂中,用感人的力量创造一切,他并未带入坟墓——他把灵魂的热力带给人间,他像明亮的彗星一般,从星丛间飞向我们,又把霞光四射的他自己的火焰送入永恒。”曾宪九教授的崇高精神仍然温暖着医学后辈,医学新青年们将绽放光芒,从霞光走向朝阳。
我院举办《协和医魂曾宪九》读书交流会
时间:2014.11.04
字体:小大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付敏 刘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