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方教授
生于杭,长于抗战大后方。从燕京到协和,称羡同窗。十年坎坷,乐观坚强。先后入组内分泌、呼吸、消化,沿前辈足迹,炼内科功底,医教研全面发展,不负所望。携手同道组建胃肠内分泌研究实验室,开展胃肠激素生理与基础临床研究,主编数部胃肠专业著作,为协和消化学科根深叶茂作出重要贡献,屡获国家褒奖。晚年投身医学生临床教学,传承协和教育理念与传统念念不忘。岁月沧桑,冲不淡您的协和心志,斗转星移,改不了您的赤子柔肠。
白耀教授
著名内分泌学家,中国甲状腺病学最主要的领军人。国内率先发现报道Graves病、先天角化不良和耳聋新综合征。联合外科、核医学科为病人精心施治,保持了协和在甲状腺领域的领先地位。是国内最早让健康知识走上电视荧屏、走进千家万户的医学专家之一。匆匆的行医路上,您挺直了医者的脊梁;娓娓道来的叮咛,温暖着病家的心房。数万名患者一辈子的追随,那是怎样的信任和托付!鹤发童颜,慈眉善目。一袭白衣,光耀协和。
鲍秀兰教授
60年从医路,一辈子爱婴情。协和受熏陶,哈佛渡真金。引进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生儿行为测定法,致力于婴幼儿发育和零到三岁早期教育,组织全国大规模协作,有效降低早产儿脑瘫发生率,先后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创建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实验基地宝篮贝贝儿童早期发展中心。80岁鲍老不老,玩微博时尚达人,互联网上传授科学育儿经。她的梦想是每个家庭拥有健康宝宝,每个孩子都有最佳的人生开端。她用技术帮助起跑虽晚的早产儿决不输在路上。
张连山教授
耳鼻喉科承上启下的一代,担任主任10年。二十世纪70年代末国内较早建立前庭功能实验室,对眩晕疾病进行了深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80年代中期完成第一例治疗OSAHS的悬雍垂软腭成型术,院内首先开展面神经显微手术等。参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等工作,多次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山海之关,碣石之上,秦皇之岛。延绵不绝的山风海韵,赋予他水的柔软与山的宽厚。
单渊东教授
血液病学专家。严谨求实,如琢如磨,多年心血浇筑成《内科疑难病诊断》。老蚌吐珠,提携后辈,十年坚持参加多学科疑难病会诊,扶持普内科成长。十六年任职科研处处长,精心组织基金申请和成果申报,喜摘累累硕果,协和相继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十余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百余项。十年掌门临床药理,呕心沥血,筚路蓝缕,建成国内专业组数量最多、最高水平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培养临床药物试验技术骨干三百余人。
罗来葵教授
协和麻醉专业组始建时期的三元老之一,是我国开展临床硬膜外麻醉的鼻祖,尤擅危重病人的麻醉及急救复苏处理。无影灯下,您亲自实施各种麻醉数万例,为外科开展各种疑难重症手术和医疗保健任务保驾护航。悠悠岁月,见证了您对中国麻醉事业发展进步的付出和奉献。栽下树,浇上水,施上肥,您满怀欣喜看着接班人一茬茬茁壮成长。无菌的帽子,绿色的战袍,是您一生标志性的装束。70年风雨无阻,早出晚归,院和家的距离,您用生命的步伐将她丈量。
黄朝隽教授
生于天府,学在华西,先后在北医、协和工作,是著名的口腔矫形修复专家。牙合学造诣深厚,技术炉火纯青,尤擅疑难杂症,涵盖从固定修复到活动义齿的整个领域,解决了牙齿缺失带来的美观、咀嚼、发音和语言等全部问题。80年代率先将电生理技术用于颞颌关节病诊断,解除了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病人的诸多痛苦。严于律己宽待人,厚德尚道重传承,倾囊而出教后辈,关注身体兼内心,慧思巧手成大器,小口腔里舞乾坤。
张缙熙教授
创建了理疗科的超声诊断专业组、超声诊断科、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被国际超声界授予有杰出贡献的“先锋奖”。先后开展A超、M超、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主持B超工作,重点开展腹部、泌尿、妇产科及乳腺、甲状腺、甲状旁腺等小器官超声诊断。对胰腺系列疾病的超声诊断深入研究,最早开创胰腺和甲状腺正常值检查。六十年辛勤耕耘,医教研长袖共舞,创事业有声有色,育桃李芬芳天下。自古芜湖多名士,儒雅豪爽张缙熙。
2013年度协和杰出贡献奖获奖专家介绍
时间:2014.03.03
字体:小大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