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协和医报
内蒙医疗援助之行的收获
时间:2011.02.16 字体:

    此次内蒙古对口帮扶医疗之行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类援助工作,也是第一次离开北京这么长时间。有位老教授曾说“有机会应该到基层医院锻炼锻炼,才能充分了解老百姓求医问药的疾苦,更加珍惜现在的工作”。在前辈的鼓励和科主任的支持下,我积极响应医院号召,报名参加了此次对口帮扶小组。
    2010年6月,在王以朋副院长和医务处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小组一行8人代表我院奔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执行对口医疗支援。对从未去过内蒙古的我来说,对于我只是地图上大片黄色和绿色的版图,这个版图很长很辽阔,但具体情况是什么,我却不知道。光阴荏苒,转眼之间5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我们又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协和。我们不仅收获了对内蒙古全新的认识,见识了内蒙人民豪放的性格,还带回来了与当地医务人员之间的深厚友谊、老百姓对我们的信任以及他们对下一批援蒙医疗队的热切期盼,还有一些挥之不去的内蒙情结。
    一、基层医院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我们去工作的地点既往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好在国家对农村的医疗保障工作使得当地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看得起病了。而随着国家医疗投入的增加,县医院已经可以进行一些基本的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常规、生化、B超、CT等,但是最缺的还是优秀的医生。医学院毕业生往往不愿到基层医院工作,即使县医院给出的待遇要好于大城市的小医院,大家也愿意选择后者,这就使得县医院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医院中拥有本科学历的医生不多,无法形成人才梯队。县医院最迫切需要的就是高素质、高水平的医疗人才。因此我们的到来对县医院的工作有重要意义。我们不仅帮助进行培训而且还通过病例分析来提高县医院现有医生的医疗水平,使当地百姓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我们相信,随着县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国家政策对基层医院的不断倾斜,势必会吸引医学生来县医院工作。
    二、我们在基层能做些什么?
    我和另外3名医生被分配到托克托县医院工作。尤其是这里根本没有内分泌科,检查手段也很有限,对于基层医疗工作,我一开始就束手无策,失去了自信。然而,随着工作的开展,我的心态发生了转变。
    内蒙古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但是生活习惯很不健康,饮食以高脂、高蛋白食物为主,人们大量饮酒,甚至有酗酒的习惯,因此一些“富贵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等在这里很常见。每天此类门诊患者摩肩接踵,当地的医疗保障显然不能完全应对这些疾病发病率的快速增长,还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初级阶段。患者通常病情严重后才来医院治疗,而平时完全不注意控制饮食、运动、血糖和血压,因此,早期干预、预防、患者教育、门诊的慢病管理就成了我们的工作重点。
    此外,托克托县虽然只是一个20万人口的小县城,但内分泌疾病的病种却很丰富,如我先后碰到了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垂体无功能大腺瘤、垂体泌乳素腺瘤、希恩综合征、特发性性腺功能低减、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等疾病,而这些疾病既往当地都会将患者转至呼和浩特甚至北京,我们的到来不仅为患者解决了无法诊治的问题,也为其节约了大笔转院费。
    三、医疗队为当地医院的发展起到哪些积极作用?
    当地的医生在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方面尚需要提高。因此,我们的病房查房就成了现场培训的课堂;同时,举办类似协和医院大查房的病例讨论和相关疾病专题讲座,让每一名县医院的医生都参与进来,使他们增加临床经验,充实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其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此外,县医院还缺少一些基本的检查设备,在医疗队的建议下,当地医院根据需要,购买了腹腔镜和血气分析仪等检查设备,使医生可以根据一些基本化验和检查结果分析病情,外科开展的腹腔镜技术和消化内科开展的内镜检查也帮助县医院提升了诊疗水平。
对口支援期间,许多周边旗县,甚至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等的老百姓都纷纷前来就诊。
    四、我们共同的期盼
    这次医疗援助无论对当地医院还是对我们个人都是颇有益处的。我们有机会为基层医疗工作做微薄的贡献,同时也深深地了解到基层老百姓看病的疾苦,相信在今后的医疗工作中,我们会更本着从患者利益出发的原则,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我希望,我院与当地医院的对口帮扶工作不仅能够尽快提高县医院的医疗水平,也能把协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带给他们,在内蒙古留下一个“不走的协和医院”。  

内分泌科 卢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