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女性健康科普连载(94)
时间:2012.05.28
字体:

子宫肌瘤与妊娠

子宫肌瘤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多数人并不会轻易察觉,但却给妊娠和分娩带来诸多麻烦……


医学知识速读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道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确切的发病因素尚不明了,但诸多迹象表明,它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合并妊娠时,胎盘生乳素促进雌激素对肌瘤的作用,所以肌瘤会加速生长。

肌瘤的存在可能影响怀孕,这种情况下须先剔除肌瘤以观后效。即使尚未遭遇受孕困难,孕前发现肌瘤直径大于4cm,也需先手术去除,否则怀孕后容易出现流产和早产。

诚然,肌瘤与胎儿并非不能共存,取决于肌瘤的大小、位置和孕期是否出现并发症,但无论如何也给妊娠和分娩添了不少麻烦。较大的肌瘤合并肌瘤,腹痛、腰酸、尿频、尿急等症状会更明显,甚至出现尿潴留或大便困难;由于肌瘤可能阻碍胎位自然调转,臀位等胎位异常的发生率增加;肌瘤影响子宫收缩,产时可导致产程延长,产后则容易出现宫缩乏力性失血过多;如果肌瘤位于子宫下段,则有可能阻塞产道。可喜的是,目前在大城市里,造成上述危象的大型肌瘤已不多见,更常见的是孕期发现原本不显眼的肌瘤逐渐增大,甚至发生变性。红色变性是发生于孕期或产褥期的特殊类型的肌瘤坏死,表现为肌瘤体积迅速增大,伴有腹痛、发热,起初为无菌性炎症,但处理不当可继发感染。发病期间可诱发宫缩,出现先兆流产或早产等危象。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位于子宫外表面的带蒂肌瘤由于子宫增大的推挤而发生蒂部扭转,可伴有剧烈的疼痛。

通常情况下,对妊娠期间的子宫肌瘤通常采取“保守”和“观望”的策略,发生红色变性后,应用抗生素和宫缩抑制剂等一般短期内可治愈,只有在肌瘤蒂扭转和阻塞产道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子宫肌瘤并非阴道分娩的绝对禁忌证,只要肌瘤不大,胎位正常,完全可以顺利分娩,但产后需警惕出血和继发感染等问题。现在的产妇和家属,但凡有比较明显的肌瘤,就会主动要求做剖宫产,术中同时剔除肌瘤可谓一举两得,但由于当时子宫极度充血,剔肌瘤的过程中容易出血,通常比单纯剖宫产要多出100~200mL血。医生以手触诊的方式判断并去除明显的瘤体,对于不明确或散在、多发的微粒状小肌瘤往往不刻意切除,它们在产后会进一步缩小而变得无关紧要,而此时一味追求“一劳永逸”的“切净”,既不符合肌瘤生长的客观规律,又增加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关键的只言片语

Ø  孕前发现肌瘤不要侥幸怀孕,请与医生商议。

Ø  肌瘤剔除术后,根据子宫创伤的程度,需避孕3~6个月甚至更长。

Ø  曾有过进入宫腔的肌瘤剔除术史,为避免发生子宫破裂,建议在临产前行择期剖宫产。

Ø  剖宫产术中同时剔肌瘤,手术难度并不增加,除出血偏多外,基本上是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