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脏瓣膜 ?
心脏是维持血液循环动力的器官,心脏是一个高效的肌性血泵,而瓣膜是心脏的重要组成部分。心脏好比发动机,那么心脏瓣膜就相当于其中的阀门,这些“阀门”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证血流的只能向特定的方向单向流动。人体心脏有四个主要的瓣膜:主动脉瓣、二尖瓣、肺动脉瓣和三尖瓣。心脏瓣膜如果发生了病变,就会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病人出现乏力、心悸、气促、胸闷等症状,甚至逐渐演变成心力衰竭。因此,对心脏瓣膜病应该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我国现存心脏瓣膜病患者约250多万人,如不能及时进行心脏瓣膜手术,将对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导致心脏瓣膜病的原因有哪些 ?
心脏瓣膜病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此种病因最多见,约占心脏瓣膜病总数的85%以上。
2、先天性心脏瓣膜病。此类心脏瓣膜病主要见于婴儿和儿童。
3、瓣膜退行性病变引起的心脏瓣膜病。由于瓣膜结构发生退行性病变,瓣叶功能出现异常,引起心脏瓣膜病。
4、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心脏瓣膜病。主要是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心脏瓣膜的损害。
5、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脏瓣膜功能障碍。
瓣膜病变有哪些种类 ?
心脏瓣膜病变主要分为两种: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这两种类型的病变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或者多个瓣膜。
瓣膜狭窄,相当于阀门不能完全打开,血流在心脏内流通不畅。瓣膜关闭不全,相当于阀门关不拢,使得心脏收缩时血流会向相反的方向流动(正常时应该是只向前的一个方向流动)。这两种情况的出现,均会造成心脏负担过重、肺部淤血等,然后出现心脏扩张、肥大和损害,机体供血不足,久而久之导致心脏衰竭和一系列的机体损害,最终危及生命。
心脏瓣膜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心脏瓣膜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目的,一是对病因治疗,如有风湿活动需抗风湿,有感染的抗感染,有心肌缺血要改善缺血状况。二是对伴发的一些症状进行辅助治疗,如有心功能不全时服用强心、利尿药改善心功能,合并房颤时给一些调整心律的药物,并进行抗凝治疗防止出现机体栓塞等。由于心脏瓣膜病变是不可逆转的,一旦出现只会逐渐加重。因此,手术治疗是唯一最有效的手段。
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简介?
手术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瓣膜修复术,主要用于先天性、退行性、缺血性原因引起的瓣膜病。另一种是瓣膜置换术,就是彻底切除病变的瓣膜阻止,用人工心脏瓣膜代替。目前常用的人工心脏瓣膜主要有机械瓣膜和生物瓣膜两大类。前者采用机械材料制成的,因其较好的耐久性而被大量应用,使用机械瓣的患者术后须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防止血栓和栓塞形成。生物瓣膜采用生物材料制成,最大优点是换瓣后无需长期服用抗凝剂,但因生物材料会老化,在15-20年左右需要再次换瓣。因此生物瓣膜主要用于65岁以上老年患者、要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以及不适宜服用抗凝药的人。
瓣膜外科在北京协和医院的优势有哪些 ?
北京协和医院心外科可以治疗各种心脏瓣膜疾病,包括各种或联合瓣膜置换/成形手术、同期房颤射频消融术等。协和的优势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危重瓣膜患者如反复心衰、巨大心房/心室、极低射血分数等。这样的患者手术风险大、术后监护也非常复杂,依托北京协和多学科综合团队优势,心外科擅长救治高风险瓣膜病患者。
2.采取国际先进理念,积极开展瓣膜成形,保留了患者自体瓣膜,减少了术后心功能的损失、避免了终生抗凝。部分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也成功进行了成形手术。
3.综合治疗,争取最大的疗效对于合并房颤患者,积极进行术中直视消融,恢复窦性心律,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减少栓塞事件。对于巨大左心房患者,积极进行左心房减容手术。
4.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手术治疗。对于符合外科手术指征的患者,即使处于感染活动期,仍然坚持早期手术治疗,减少了栓塞、心衰等并发症,提高瓣膜修复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