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这个响亮的名字,自初中起就一直占据着我的梦想。年轻人爱追梦。2009年,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报考了“协和”,接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似乎整个世界都属于我。2012年,幸运再次降临在我身上,我如愿地成为了中医科这个和谐奋进的大家庭中的一员。
走上工作岗位后,我常常提醒自己,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对得起自己执着的追求,对得起医生的使命和担当。每当看到“严谨、求精、勤奋、奉献”这八个字时,我都会在心中默念着,这是协和人代代相传的精神之火,正是这种精神让协和历久而弥新,立于医学之巅而不倒,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大医大德的医学前辈。当我用心去体会去感悟时,我幡然醒悟,协和精神不正是几千年中国传统医德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吗。那刻,我开始尝试着去读懂“医德”这本厚重的大书。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光彩夺目,医德文化与其共同绽放。自远古就有伏羲尝百草而制九针,以拯夭横;扁鹊济世救人、敢于直言;华佗广施人道、不分贵贱;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拯救夭枉为己任;孙思邈淡泊名利,勤奋诚笃,终生不辍,写下《大医精诚》,成为医学史上医德思想的极大成者。其倡导的,以精诚为要、尊重生命、仁善博爱、一视同仁、勤奋不倦、严肃稳重、廉洁勇毅等精神,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闪耀着人性和理性的光芒。
然而,进入21世纪,个别医生被利益束缚,做出了一些有悖医德的行为,玷污了医生这一圣洁的职业,伤害了患者的信任。
曾经也有过,对病人满腹热心,却遭到病人家属质疑;曾经也有过,面对小小的失误,受到患者刁难。过去靠丰满理想前行,如今走进岗位,面对骨感的现实时,我们该如何是从。医德的分量,究竟几何。
彷徨、迷茫。我们该如何去读懂“医德”,让她化为行动,流入血液。在不断的叩问中,是协和精神给了我力量,让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把精湛的医术作为自己不懈的追求,把对病人的真心的关爱和无私的奉献视为自己的修行、人生的信仰。
如今,每当穿上白大衣那一刻,我都会告诉自己,每一名患者都是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来到这里,扎在患者身上的每一针都关乎着患者的健康。告诉自己,每天多一份爱,多一份善举;告诉自己,给自己一个微笑,给患者一天的微笑。
那一刻,我的修行凝聚在那根小小的针灸针上,凝聚在一个个微笑上,凝聚在一句对患者温暖的问候上,凝聚在不畏辛苦无私奉献上。
中医讲阴阳,万事万物均相互依存。工作中,种下快乐的种子也会收获快乐的果实。曾经,也有患者写来表扬信,信上满是感谢;怀孕中为患者治疗,患者一句“怀孕了舍不得让你拔罐,换个大夫吧! ”让我满心感动!
“医无德者,不堪为医” 。“协和精神”让我读懂医德,激励我前行。让我们用实际行动融入我院提出的“待病人如亲人”的理念,让我们用真心的关爱换来病人笑容,用精湛的技艺减轻病人的苦痛;让我们用勤奋和奉献,为我们中医科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