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动态
感悟之行、桥梁之行--记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医疗队内蒙古之行
时间:2014.01.20
字体:
作者:尹德海

 

尹德海


第一次参加国家医疗队,临行前热烈的欢送会,于晓初副院长代表医院对医疗队各位队员的各种希望和嘱托、胸前的鲜花,就已经让我心中升起不辱使命的豪情。回想20多年前的我作为一名基层医院的医生,体会过基层医疗条件的简陋,那时的我对北京协和医院是如何的膜拜啊。20多年过去了,基层医疗会是一种什么样状态?协和医院国家医疗队在基层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和当地的老百姓心中会是什么样的形象?我期待着去感悟。
乌海
我们的第一站是乌海市,在此之前我对乌海以及下一站要去的巴彦诺尔盟没有任何印象,飞机飞临乌海上空时,下面的景象是一片广阔的戈壁,稀稀疏疏可见到几株矮矮的小树,但当我们驱车达到市区时,看到的却是灯火通明、霓虹闪烁、高楼林立的一座现代化城市,听了乌海卫生局陪同我们的魏处长对乌海的介绍,我才知道,乌海原来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漠,由于其地下蕴藏了丰富的优质煤矿等资源,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乌海的地下资源得以开发,到1976年正式建市,乌海的名称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圈点,意为“乌金之海”。近几年乌海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在荒漠中耸立起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乌海已经在国内率先实行了城乡单一户籍制,农民和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我不禁感叹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域如此的辽阔,我们的人民如此的勤劳和富有创造力。
在我们开始工作之前,进行了一个简短而隆重的启动仪式,内蒙古卫生厅和乌海市卫生局的领导对协和医院国家医疗队第一次走进乌海和巴彦诺尔盟表达了热情洋溢的欢迎之情,在这样热烈的气氛之中,作为队长的于阳副教授作了即兴发言,除了对内蒙人民的热情表示感谢外,决心勤奋工作,尽我们的所能为内蒙人民服务,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多与基层的医务工作者交流,希望能将北京协和医院的一些好的医疗理念和技术留在基层。此后医疗队的八位成员各自奔赴相应的工作岗位。
因我的专业是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和肾病,所以被安排到乌海蒙中医院,走近乌海蒙中医院,我发现医院门诊挂着醒目的条幅“欢迎北京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肾病专家尹德海副教授到医院出诊”,为我准备的诊室外已经挤满了等待就诊的患者。据医务科的同志介绍,在医疗队到来之前当地的电视台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老百姓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到医院预约就诊,我在乌海十天的所有门诊都已经预约满了患者。
开始接诊患者后我发现当地的糖尿病患者可真不少,但大部分患者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严重缺乏,糖尿病控制达标的患者很少。糖尿病是一种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成年人中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11.6%,而198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当时的糖尿病发表率仅仅为0.86%。改革开放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快速增加,糖尿病已经成为一个公共健康问题。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在健康教育方面却严重滞后,不仅仅是普通大众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缺乏,在我接诊的过程中发现基层医院的医生没有足够重视对患者糖尿病知识宣教,大部分患者不知道饮食控制、运动锻炼、控制体重等等糖尿病基础治疗的重要性,不知道如何监测血糖,不知道血糖控制的目标,这使得我在接诊的过程中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对单个患者进行宣教,接诊速度就很慢,第一天上午的门诊持续到下午1点半才结束。根据工作安排,上午门诊,下午为病例讨论、教学查房和学术讲座。每次的学术活动均座无虚席,大家踊跃发言、提问,求知欲很强。
巴彦淖尔
在乌海十天的工作很快就结束了,下一站是巴彦淖尔盟的乌拉特前旗,临行前乌海的相关领导都前来送行,依依不舍,互留联系方式。从乌海到乌拉特前旗有四个多小时的车程,乌拉特前旗属于农牧区,全旗人口三十多万,地广人稀。第一天到旗医院出诊,病人不是很多,据跟我出诊的尤大夫介绍,旗医院就诊的病人数量有明显的季节性,目前正值农忙季节,一般慢性病人都没有时间来就诊。医院为方便病人就诊取消了挂号环节,病人可以直接到诊室找医生就诊,缴费时才收取挂号费。但第二天出诊,我发现诊室门诊排起了长队,病友们知道有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在旗医院出诊,许多人就闻讯赶来求诊,看来在基层老百姓仍然期望能有机会得到北京来的医生诊病,尽管在农忙季节也会抽空来求诊。
结束10天在乌拉特前旗的巡诊,我们赶赴下一站五原县,五原县比邻乌拉特前旗,位于内蒙古河套平原北边,因为有黄河的灌溉,是全国著名的粮、油、糖等农产品生产基地,油料产量名列全国百强。县医院位于县城的中心。虽然是农忙季节,在医疗队到来之前,县医院做了宣传,并对拟就诊的患者进行了预约,所以工作也是非常的繁忙。除了为患者服务外,还根据医疗队队员的专业安排了为全县临床医生的专业学术讲座。
感悟之一:医学科普严重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包括农牧区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热量摄入过多、运动减少、肥胖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等在农村也成为了多发病、常见病,已然成为了一个公共健康问题。但普通老百姓、甚至一些基层的医务工作者对这些疾病的防治知识严重缺乏。通过医生接诊来进行科普教育,费时费力,效果有限。如何调动政府的力量、社会的力量来进行科普,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感悟之二: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是造成“看病难”的重要原因。
从医院硬件设备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层医院的医疗设备与二三十年前比较已经有天翻地覆的变化,每个县医院都有了先进的CT机,许多县医院还配备了核磁共振等高端医疗设备,但基层的老百姓对基层医院的医生仍然缺乏信任,稍有条件的病患都要到大城市、大医院就诊,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挂号极其困难。而基层医院甚至取消了挂号程序,但来就诊的患者仍然不多。在中国“看病难”并非真正的看病难,如何将患者留在基层医院就诊,这是医疗界、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
感悟之三:医疗服务价格低廉,以药养医仍然是基层医院生存之道。
为方便患者就诊,一些基层医院取消了挂号环节,可是在接诊的过程中发现,医生会不把病历和处方交给病人,问其故,得知许多病人取了病历和处方就不会在医院取药,不仅后补的挂号费收不到,关键是药费也收不到,医院和医生如果收不到药费,生存就会成问题。挂号费等医疗服务费用如此的低廉,整个医疗体系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值得大家深思啊!
感悟之四:我们应该为基层医疗水平的提高多做一些工作。
我们的医疗队所到的每一个地方受到的欢迎程度常常出乎我的想象,除了医务界对我们医疗队的重视,各地的地方政府对医疗队也非常重视,进行了各种宣传。当地患者更是表现出珍惜这次难得的诊治机会的热情。到过或者没有到过北京协和医院就诊过的人,对协和医院的印象都是:中国医疗水平最高的医院,挂号难、见到协和医院的专家难,医疗队的到来为他们能够联系上协和医院的专家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然而,医疗队在每一个地方仅仅停留短短的10天时间,真正能为当地所做的事情、所能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作为医疗队的队员,我们能多做的一件事情是留下我们的联系方式,希望今后在基层需要我们的时候能够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当然,我更希望医院能在医疗队这样一种形式之外,为基层医疗水平的提高做得更多一些,

启动仪式
门诊
病房查房
学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