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动态
学习总结
时间:2012.04.23
字体:
作者:全科医生 刘玉江
来源:本站原创

 

我很荣幸在医院的派遣下于2010年11月1日2011年1月28日在协和医院学习,三个月的时间很短暂,但见到的和学习到的东西却让我终生受益!在这里谢谢协和医院普内科所有的医护人员给我的指导和帮助,尤其感谢沙悦老师在业务上和医德医风上所给予我的建议和指导。

2010年11月1日5日,我在协和医院普内科病房学习了五天,五天的学习,让我感觉自惭形秽,看着从主任到实习医生对医学的求真、求实的精神,我觉得自己相差甚多,看着每个人夜以继日的工作,我更感觉自己做得还很不够,我暗下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学习他们对医学的态度,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对每一位患者的责任心。五天的时间,我见识到了各型系统性红榜狼疮八例,如脑型、脊髓型等,重度痛风一例;还见识到了社区常见病- 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处理过程。对于没有见识过的病例,增加了自己对陌生病种的认识,开阔了自己诊疗时的视野,对于常见病的处理,让自己认识到了独自处理此类疾病的不足!

2010年11月5日2011年1月28日,我在协和医院普通内科教学门诊学习,门诊的病人少部分为免疫系统疾病和其他全国各地未能诊断的疑难杂症,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对于免疫系统的疾病,刚接诊时我感到了手足无措,记得第一次接诊一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女性患者时,患者就诊时就说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来复诊的,我瞬间的记忆的空白的,因为我感觉到我不知道如何有目的的去问诊,去查体,那次我明显感觉到患者对我的不信任,尤其是协和的实习生都可以问的那么轻车熟路,我更觉得自己无地自容了,但在带教老师的耐心讲解下,我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对于我接诊时的错误带教老师给予指正并给出合适的解释,我再接诊这类病人后,虽然我还不能完全对某一种疾病做出正确评价,但我可以通过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运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进行逐一的鉴别与其相类似的疾病。我记得沙悦老师说过“你可以暂时不知道这种疾病,但你不能不知道如何去分析这个病人的表现,不能不给这个病人以恰当的处理(包括转诊),不能不通过这个病人去学习这个疾病”;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这些疾病的认识,也发现了自己在这方的不足,记得在接诊我兴隆家园社区的一位糖尿病患者复诊时,我当时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有把握的,但结果还是有明显的不足,我问了她运动、饮食情况,饮食问到了每餐吃什么,何时吃,但仍然没有具体到三餐是如何分配的,尽管带教老师对我让患者重复医嘱来核实患者的理解给予了表扬,但我还是感受到了自己对慢病管理的不足。还记得在接诊一个咳嗽待查的病人时,我对患者进行了必要的问诊、查体,就告诉他需要做什么检查,应该注意什么,虽然患者表示接受,但在接下来沙悦老师的接诊时,我明显感觉到患者要比我给予的建议更乐意接受。接诊完毕后,沙悦老师问: “你知道病人来的主要目的是干什么吗?,你知道他心中的想法吗?”,我无言以对,对于我来说,可能更多的时候只是针对疾病,心想把他的病治好就行了,那还有那么多的事,可是在沙悦老师的耐心讲解下我知道了面对每一位患者,作为一名医生,不仅仅要解决患者躯体疾病,还要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努力解决患者的需求更为关键。作为一名社区医生的我来说,这个问题更为重要,我们面对的是辖区的患者,我们很熟悉他们,想他们之所想,解他们之所结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在门诊实习的另一个感受就是:有一些患者能在社区解决的疾病,却要去协和医院解决,这不仅增加了三级医院的负担,更为关键的是使患者增加了很多无谓的负担,在今后的工做中,一方面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水平,让患者认识、认可社区医生,另一方面告知患者该如何就医。努力使患者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

短暂的三个月过去了,我学习到了一些新的知识,见识到了一些新的疾病,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我知道自己还差得很多,希望有机会还能到协和医院再学习!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医生 刘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