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工作人员
副研究员
擅长 : 创新药早期临床研究,为创新药提供全流程临床药理学和定量药理学支持,包括临床前数据分析,从临床前到临床的PK/PD预测与首次人体剂量推算,首次人体方案设计,早期临床研究中实时PKPD指导下的方案优化,健康人到患者的桥接,早期健康人/患者PKPD数据分析和RP2D设计,中晚期临床数据群体药代药效动力学分析等。

详细介绍

本科及医学预科阶段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系,并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此后又就读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药学院,主攻药代药效数据的建模和模拟研究,获得定量药理学硕士学位,并完成协和-罗氏临床药理学博士后项目。

至今参与超过80项新药I期临床研究,担任PI 40余项,其中绝大多数为1类新药,涉及治疗领域包括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药的早期临床转化,涉及临床药理学、定量药理学和遗传药理学。2015年获得国自然项目资助并完成420多例大样本临床研究。累计发表近40篇文章,其中SCI文章20余篇,总影响因子大于55分。2017年获得第六届定量药理学与新药评价国际会议青年科学家一等奖。2019年国际药物信息协会(DIA)中国年会荣获中国未来领袖奖。2021年荣获北京市西城区优秀青年奖。目前被聘为北京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定量药理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常务委员、中国药理学会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青年委员、《Clinical Trials》中文版编委。参与撰写行业专家共识《新药研发中定量药理学研究的价值及其一般考虑》、《新药研发中群体药动学/药效学研究的一般考虑》、《基于模型的荟萃分析一般考虑》,《模型引导的精准用药中国专家共识》。参与药代药效、早期临床研发方面国家药监局多个指导原则的制定。作为受邀讲者连续5年多次在CFDA高研院举办的全国创新药I期临床研究高级培训班授课,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新药临床药理学》、《临床试验原则与转化应用》、《医院药学概论》、《新药药理学》等多门课程中,每学期给本科生、研究生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