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科室介绍 更多内容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由“中国风湿病学之父”张乃峥教授于1980年建科,以“科研为龙头,教学为基础,医疗为根本,平台是基石,资源是未来”为理念,历经近四十年发展,目前在职教授21名、副教授10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主治医师11名,专职实验室人员7名,年门诊量15 余万人次,开放床位68张,年收治患者1200余人次,是全国公认的“疑难危重风...
科室历史

15年蝉联复旦大学专科排行榜榜首,筹建国家免疫学(含变态反应)专业质控中心,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与能力评审

2025
2022

实验室实现全自动化流水线作业,李梦涛担任医疗队长支援小汤山

赵岩任第十一届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2020
2019

获批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获亚太风湿病联盟卓越单位、我院优秀学科奖,李梦涛任第七届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曾小峰当选亚太风湿病学会联盟副主席,张烜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科室整体搬迁至东院

2018
2017

牵头成立中国风湿免疫病医联体联盟,科室获荣耀医者金牌团队称号,董怡、曾小峰、赵岩、李梦涛、王迁获得首届国之名医称号

科室8年蝉联复旦大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风湿病专业第一名,曾小峰连任中华风湿病学会第十届主任委员,张奉春获华夏医学科技二等奖

2017
2016

七年蝉联“复旦大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风湿病专业第一名。获首届“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风湿病专业第一名

曾小峰教授任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科医师分会会长。成为首个教育部风湿免疫病重点实验室

2015
2013

曾小峰教授任中华风湿病学会第九届主任委员

牵头全国106家风湿病研究中心,建立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CSTAR),并进一步发展为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RDC)

2011
2009

获得三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科医师分会成立,张奉春教授任首届会长

风湿免疫科整体搬迁至北京协和医院西院区,检验科荧光免疫室与风湿免疫科实验室正式合并,拓展了自身抗体检测平台

2008
2007

张奉春教授连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第七届主任委员

张奉春教授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第六届主任委员;曾小峰任北京风湿病学会主任委员

2004
2000

唐福林教授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第五届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分会成立,董怡教授任首任主任委员。《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创刊,董怡教授任主编

1997
1996

董怡教授连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学会第四届主任委员

张乃峥教授在《Th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全球首次报告了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患病率

1995
1992

董怡教授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第三届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成立,张乃峥教授任第一届主任委员

1985
1982

全国第一次风湿病学专题学术会议召开,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风湿病学组成立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正式建科,张乃峥教授任第一任科主任

1980
1979

北京协和医院成立了中国首个风湿病免疫学组,张乃峥教授任学组组长

张乃峥教授归国后在全国最先建立了风湿病门诊及类风湿因子的检测方法

1960
1959

张乃峥教授被国家派往前苏联医学科学院风湿性疾病研究所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