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院动态
协和转化医学中心今成立
时间:2010.09.16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协和转化医学中心今成立
联手全国医界精英,打造国际化高端转化医学研究平台

    协和转化医学中心9月16日上午在京成立。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院士,全国政协王志珍副主席,卫生部陈竺部长出席了中心成立仪式,并为担任协和转化医学中心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各位专家颁发了聘书。

    协和转化医学中心专家指导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由周光召院士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韩启德副委员长亲自担任,卫生部陈竺部长担任主任委员,刘谦副部长、医科院刘德培院校长、曹雪涛院士、曾益新院士、李立明教授等5人担任副主任委员,陈润生院士等43位著名专家担任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担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强伯勤院士。巴德年院士、程书钧院士、沈岩院士、邱贵兴院士、詹启敏教授、陈杰教授等六位专家担任副主任委员。方圻教授等19位著名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协和医院赵玉沛院长为协和转化医学中心主任。

    转化医学近年来在国际上发展迅猛,这种新的医学研究模式倡导以患者为中心,从临床工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然后再将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向临床应用,以提高医疗总体水平,最终使患者受益。改革开放后日益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缩短了中国与世界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差距。但在以自主创新能力为焦点的新一轮全球竞争中,我国医学科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大力发展转化医学有望促进基础研究与中国病例资源优势的深度整合,快速提升我国生物医药研发的原始创新能力,并在重大疾病发病机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最终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为全人类医学科学水平和生命健康做出贡献。

    协和转化医学中心的成立得到了卫生部、科技部等各级领导的鼎力支持和全国医学大家的热情参与。中心将通过实施海内外高端人才的双聘、特聘制度,通过建立与国内外高水平机构间的交流互访和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协和作为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和所拥有最丰富的病例资源优势,整合、共享医科院多家院所的优势资源,共同建设国家级、国际化、高水平的转化医学研究合作高端平台。

    卫生部陈竺部长发表重要讲话,并就转化医学作了专题报告。陈部长说,协和转化医学中心的成立,是我国转化医学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他相信由多个领域顶尖专家共同参与的协和转化医学中心一定能承担起历史使命,带动和促进中国的转化医学研究,培养更多的医学大家,为整体提高我国的诊治水平、促进全民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协和转化医学中心的成立大会上,协和还宣布了《协和医学杂志》的正式创刊、启用了新的医院标志,并启动了北京协和医院建院90周年庆典倒计时。北京协和医院赵玉沛院长在致辞中说,作为卫生部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在89年的历史发展中,不仅攻克了无数疑难杂症,培养和造就了张孝骞、林巧稚等一代医学大师和大批医学精英,也进行了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今年协和今年启动回顾协和90年历史的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大量的学术交流和系列的传统教育,让广大协和人在重温历史中汲取养分,在总结经验中发现启迪,在继承传统中弘扬文化,在中国现代医学发展史上续写新的辉煌。

    由北京协和医院创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临床医学学术期刊——《协和医学杂志》今天举行了创刊号首发式。该杂志由多位协和著名专家担纲编委,依托协和多学科的综合实力,倡导学术争鸣、追求高学术品位,目的是为国内外医学同道搭建新的学术交流平台,共同促进我国临床医学学术水平的提高。

    此次大会还发布了由著名艺术大师韩美林先生特意为协和设计的医院标志。标志的画面是一群飞翔的白鸽迎着象征着生命的绿色十字飞翔,寓意北京协和医院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和协和员工勤奋奉献的职业精神;三只简笔的白鸽与绿色十字巧妙地构成了北京协和医院繁体的“協”字。协和75周年院庆设计的院徽由老协和建筑群抽象演变而来,是协和这座医学殿堂的外化体现,而此次新启用的医院标志则是协和人的社会使命和职业追求的内在表达,是以忠于事业的科学精神和忠于人民的奉献精神为核心的协和文化的视觉载体。沿用多年的院徽和新启用的医院标志分别作为医院的形象识别与理念识别,二者相互补充,丰富和完善了医院的标识体系,进一步加强了医院的文化建设。

    在活动现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院士、王志珍副主席、陈竺部长、刘德培院校长和赵玉沛院长共同启动了北京协和医院建院90周年庆典倒计时,将庆祝活动推向高潮。会后,与会嘉宾在院领导的陪同下前往参观了协和院史展览馆。

    当天下午,中国医学科学院巴德年院士、基础医学研究所强伯勤院士、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曾益新院士和北京协和医院陈杰教授分别作了四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背景资料】

    老协和是中国“转化医学”的摇篮。早在二十世纪中叶,协和生化系吴宪教授和刘士豪教授就对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精辟阐述。现代协和拥有大量的临床信息和生物标准库,拥有最好的临床专家队伍和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可整合、共享医科院多家院所的优势资源,拥有与国际接轨的临床药理基地、卫生部内分泌重点实验室、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级医学、生物医学信息中心图书馆。以上为协和转化医学中心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协和也为成立转化医学中心做了多项准备。自2007年起,协和医院与医科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先后联合举办了 “基础与临床论坛”、“转化医学研究课题”和 “转化医学研究沙龙”。今年7月还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协和转化医学论坛”,协办了“中美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国际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