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吴葆桢 朗景和 黄荣丽 等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卵巢癌为当前妇科死亡的最重要的疾病之一。80%以上的患者初诊时已有转移。而转移则是一切恶性肿瘤难于根治的最基本原因。卵巢癌转移要通过腹腔内种植和淋巴系统播散两条途径。前者虽已被临床医生所认识,但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后者则尚未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改进手术操作的技术,展开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腹膜后淋巴造影术、放射免疫现象,结合病理检查。对卵巢癌淋巴转移的客观规律和提高卵巢癌转移灶手术切除的彻底性。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经过6年余的努力,取得如下的初步成果:
1. 根据105例淋巴清除的分析,发现总的淋巴结转移率高达54.3%,证明淋巴转移是卵巢癌扩散的极为重要的途径。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有关卵巢癌扩散以腹腔种植为主的观念。
2. 根据系统淋巴清扫的病例分析,发现卵巢癌可以相等机会向盆腔和腹主动脉淋巴结转移,部分病例盆腔淋巴结阳性,而腹主动脉淋巴结阴性。从而打破了卵巢淋巴引流主要伴随卵巢血管直接到达腹主动脉旁的传统看法。
3. 肿瘤原发于左侧卵巢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44.7%,原发于右侧者,转移率仅为8%(p<0.01)。这一发现属于对卵巢淋巴转移规律的新认识。
4. 根据Ⅰ和Ⅱ期卵巢癌病例的25%有淋巴结转移,说明国际公用的FIGO(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标准,如不经腹膜后系统淋巴清除和病理检查,则无法有正确分期依据。
5. 根据淋巴造影与病检对照结果,发现盆腔淋巴显影一般较好。但腹主动脉旁淋巴显影仍不够满意,因而总结出应用造影指导手术的方案:凡造影阳性者,应一律行淋巴结切除;造影阴性者,可仅行腹主动脉淋巴切除,而不必切除盆腔淋巴结。
6. 根据多克隆抗体放免显影的结果证明经足趾皮下注射抗体可同时对卵巢癌腹膜后淋巴转移和腹腔内(主要为下腹部)转移进行较可靠的定位。
7. 通过手术技术的改进和总结卵巢癌肠转移及其手术治疗的经验。明显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彻底性,大约2/3在外院初次手术时无法切除或切除后又有复发的病例来我院后仍可获得一次比较彻底的切除。
8. 72例随诊2.5年以上的病例,持续缓解率达到38.9%,其中淋巴结阳性者的缓解率33.3%,阴性者为46.7%。
复习文献,本研究于1984年首次发表前,国外尚无卵巢淋巴癌系统切除盆腔和腹主动脉淋巴结进行全面病例检查的报道,亦无淋巴造影、放射免疫显像法与系统淋巴结病检的对照资料。80年代以来总结卵巢癌肠转移和治疗的论著仅有一篇。国内则尚无这方面研究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