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院动态
协和科普走进外交部 | 以专业力量筑牢健康防线,持续绘就全民健康新图景
时间:2025.09.22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2025年9月5日,北京协和医院健康医学部、健康医学系党总支充分依托全院优势资源,发起“协和科普走进——”系列关爱服务计划,首场线下活动设在外交部。这不仅是医院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搭建的服务桥梁,更是医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投身建设健康中国建设的具体实践。

from clipboard


本次活动不仅为外交部干部职工带来了定制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更搭建起医疗机构与机关单位协同合作的健康促进平台,为构建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健康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

from clipboard


活动现场,围绕“全面健康管理”这一核心主题,健康医学系党总支书记、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与最新健康研究成果,为现场听众勾勒出科学的健康管理蓝图,提出四项健康倡议:


强化健康生活理念,让健康成为日常习惯

于康强调,健康并非“事后补救”,而是“事前预防”的长期工程。他倡导大家科学规划每日膳食,既要注重主食、蛋白质、蔬菜、水果的均衡搭配,也要关注进食方式。鼓励各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促进活动,激发全员参与热情,让健康管理理念融入工作与生活细节,营造“人人讲健康、人人享健康”的良好氛围。


体检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走出体检认知误区

“体检是健康管理的起点,而非终点。”于康教授在活动中着重纠正了大众对体检的认知偏差。他指出,各单位应积极组织全员定期参与体检,建立完善的团队健康信息档案,建立“体检结果-健康建议-后续干预”的闭环反馈机制。不仅要及时将体检报告反馈给个人,更要联合专业医疗团队为存在健康风险的人员提供个性化指导。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体检结果正常”不代表可以放松警惕,每个人都需关注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长期影响,理解身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变化特点,通过动态监测与主动干预,为未来健康预留充足的干预空间。


加强体重与营养管理,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体重超标、营养失衡是引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于康提出,每个人都应强化“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以体检结果为依据,针对性调整饮食行为;结合自身运动能力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这些看似微小的“生活微调”,只要长期坚持,就能有效改善身体代谢水平,提升内在健康质量,让健康状态稳步提升。


全周期防控慢性病,筑牢全生命周期健康防线

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危害大”的特点,但同时也拥有多个可干预的“窗口期”。于康建议,应树立“体系化健康干预”理念,通过系统性健康管理推迟疾病发生、阻断恶性转化。从青年阶段开始筑牢健康基础——通过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慢性病“早发”风险;对于已出现慢性疾病早期信号的人群,要及时就医,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调整,阻断疾病向“重症化”发展;对于慢性疾病患者,则需注重“长期管理”,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全周期、多层次的防控措施,最终实现“晚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的长远健康目标。

自2024年起,北京协和医院健康医学部便开启“科普下沉”的探索之路,专家团队多次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医学知识,用科学实用的建议解答健康困惑。

健康管理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而是需要医疗单位、机关企业、社区组织与个人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未来,健康医学部将进一步扩大“协和科普走进——”系列活动的覆盖面与影响力,以专业知识与扎实行动为构建科学、长效的健康促进机制注入“协和力量”,让健康科普从“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互动”,让群众不仅“听懂健康知识”,更能“用好健康方法”。

文字/马瑞  王璐

图片/外交部

编辑/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