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次肾功能正常啦!”患者唐先生欣喜地告诉我。
2020年11月19日,他的血肌酐值为101μmol/L,尿素氮7.18mmol/L,空腹血糖5.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尿常规中蛋白阴性。这是14年的不离不弃达到的疗效,唯有彼此的信任方能坚持。
与唐先生初次接触是2006年1月12日。那天上午,在北京协和医院旧门诊楼的二层中医科的门诊,47岁的唐先生在妻子的搀扶下走进我的诊室,他面色晦暗,视物模糊,满面愁容,一身疲惫。当我听完他妻子叙述病情后,开始和唐先生交流。
“您是规律使用胰岛素治疗吗?”
“嗯。”
“您发现下肢水肿有半年多吗?”
“是。”
“你们家有糖尿病家人吗?“
“有。”
患者就是这样面无表情,少气懒言,惜字如金。我看了他带来的资料。两年前他曾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当时空腹血糖13.8mmol/L、糖化血红蛋白12.6%,血压140/90mmHg,血肌酐161μmol/L,尿素氮9.16mmol/L,总胆固醇7.02mmol/L,尿常规中蛋白1.0g/L,眼底检查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V期)。予以胰岛素降糖、科素亚降压及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自觉症状、体征及化验指标均有所好转。出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V期)、高血压病及血脂异常。回家后继续用药治疗。2006年1月10日复查糖化血红蛋白6.0%,尿常规中蛋白1.0g/L,红细胞80/μl,血肌酐199μmol/L,尿素氮10.36mmol/L。依据化验指标及临床特征,患者用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但肾功能不全在发展。
尽管患者少言寡语,我还是耐心地对他进行望闻问切后,跟他商量,是否愿意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他脸上露出一副不屑的神情。
“我大概多长时间就要血液透析?”患者疑似破罐子破摔。
“您的情况没有到需要透析的程度,您的病虽然不轻,但是经过治疗会好起来的。目前您的情况属于中医的脾肾不足、浊毒血瘀,可以用健脾益肾、泄浊活血的中药治疗。您不要着急,既来之则安之,静下心来,继续胰岛素等药物治疗,配合中药试试。”我答道。
开完处方后,我嘱咐他要严格控制饮食,胰岛素等药要规律使用,还告诉他应该适当运动,并指导他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情。
两周后复诊,唐先生的表情好像由阴转晴,主动告诉我,他有点精神啦,腰酸腰痛亦有所减轻。中医认为“效不更方”,继续治疗。
再次复诊是2006年3月12日,尿常规中蛋白减少到0.3g/L,肾功能也有所改善,血肌酐156μmol/L,尿素氮9.52mmol/L,胆固醇5.26mmol/L。
“看来我还是有希望的!曾经有人告诉我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不可逆的,直到尿毒症,血液透析,就离死亡不远了。”唐先生坦言,在病痛的折磨下,尤其是眼睛看不清东西、做什么都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他甚至产生过轻生的念头。
就这样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他风雨无阻每2周到4周往返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就诊1次。应用中药治疗长达10多年,治疗过程中有时也会出现肾功能等指标的波动,但我会和他一起分析原因,指导下一步的治疗。
2019年2月,他的血肌酐108μmol/L,尿素氮9.35mmol/L,视力也比以前清晰了很多,血压与血脂基本正常。看着他整个人精神状态的变化、全身症状的改善,以及各项指标的趋好,我感到由衷地高兴。由于病人较多,我就把他交给我的学生复诊,也算是传承吧。学生告诉我说,唐先生把您的话奉为“圣旨”,迷信到您开出的方子“一味药不许增,一味药不许减”。直到今天,他总是第一时间把化验单发给我,让我分享他的快乐。
还有一位王姓病友,就诊时70岁,同样也是糖尿病引起肾病,导致肾功能不全,她的疗效没有唐先生的好,但仍然两周到我这里报到一次,用她老伴儿的话说,“每两周去就诊一次,也就成了习惯。而今将近六个年头过去了,好像这样活着才能心安理得似的。”
“真是有点儿离不开良大夫了。”患者老伴儿在自媒体平台博文中这么称呼我,我想他是借了我的梁姓谐音吧。但接下来的话让我感觉到,患者家人定是真心的。“如果要问‘你那位内掌柜的老病她并没有给治好呀!为什么还那么信任她?’那我就要不客气地说,其中的道理是年轻人所难以理解的了。”“人和机器不同。机器的零件磨损了,可以更新、调换,人的零件磨损了,除了极少的个别部位能够修理、替补之外,几乎都不可能更新、调换。因此,七老八十的患者求医,如果奢望返老还童,那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如果只求益寿延年,却是一种较为现实的可能。可以实现这种可能,我们还不应该满足吗?”(《话说良大夫》,载乌有之乡网)。
这不就是特鲁多先生所说的安慰与帮助吗?不也正是《灵枢·师传》篇所强调的,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治疗,更重要的是关爱吗?“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的确,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信任,就是激励医生努力钻研业务,加倍努力奉献患者的动力。医患之间彼此信任,已是一种生命之善良和真诚之光的重放。
“换我心,为你心。”只要温情交心,病人就是朋友。能跟患者交心的医生,大概就是患者心里的“良大夫”。
今生我愿做“良大夫”。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香港东华三院荣誉教授,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协会副主任委员,第一届、第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环球中医药》副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等编委。
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华医药贡献奖、北京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首都健康卫士、北京首都名中医及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名师等荣誉。
编辑/陈恔 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