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院动态
学科风采 | 北京协和医院胃癌研究成果亮相第16届国际胃癌大会
时间:2025.07.17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近日,第16届国际胃癌大会(IGCC 2025)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赵林作为主要研究者,代表研究团队(外科学系副主任康维明、放射治疗科主任助理晏俊芳等)在大会主会场作题为“斯鲁利单抗同步放化疗新辅助治疗胃食道结合部腺癌的II期研究更新数据”的口头报告,向世界展示了来自北京协和医院胃癌治疗团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引发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from clipboard


IGCC是国际胃癌协会(IGCA)主办的两年一届的全球性会议。权威数据(GLOBOCAN)表明,2022年中国新发胃癌病例数(>35.9万例)和死亡病例数(>26万例)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5位和第3位,疾病负担沉重。

北京协和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创新性地在术前将免疫治疗药物(斯鲁利单抗)与同步放化疗相结合,用于治疗局部晚期可切除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研究纳入了临床分期为局部晚期(cT3-4或 N+,M0)的局部晚期可切除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治疗方案实现了精准治疗与强效治疗的有机结合。在第1个治疗周期,患者需接受免疫联合化疗,在第2至3个治疗周期,患者则接受免疫联合同步放化疗;同步放化疗结束后的6~8周内,实施根治性手术。

该研究于2023年3月至2025年4月开展,纳入了26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其中20例患者按计划完成了新辅助治疗并接受了根治性手术。

研究结果显示,手术患者R0切除率达100%;病理完全缓解率为30.0%,主要病理缓解率达40.0%,这意味着40%患者的肿瘤细胞在术前治疗中被大量清除。同时,该治疗方案降期效果显著,肿瘤T分期降期率达80.0%;术后淋巴结阴性率达90.0%,极大降低了术后复发风险。此外,治疗前微小残留病灶(MRD)阳性率为68.4%,61.5%的MRD阳性患者经新辅助治疗后成功转阴。目前,尚未达到中位无病生存期。

该方案在安全性方面也表现亮眼,≥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4.8%,且所有不良事件均在可控范围内,体现了治疗团队出色的安全管理能力。

这一研究成果入选IGCC 2025并作口头报告,是国际学术界对北京协和医院在胃癌领域,特别是胃食管结合部癌创新治疗研究方面领先地位的充分肯定。团队不仅向全球同行展示了中国学者在肿瘤免疫治疗联合领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实力,也为改善全球胃癌患者预后贡献了宝贵的“协和智慧”与“中国方案”。

文字/肿瘤内科 宣传处

图片/肿瘤内科提供

编辑/洪成伟 陈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