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 > 教育动态
朋辈促教学 创新谋发展 | 北京协和医院朋辈教学与师资发展研讨会召开
时间:2025.07.04 字体: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为进一步赋能教学创新,助力教师成长,北京协和医院于近日举办朋辈教学与师资发展研讨会。会上成立了医院朋辈教学工作组指导委员会。国内外医学教育专家、医院管理者及一线教师深入探讨朋辈教学模式(Near-Peer Teaching, NPT)的探索实践,为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杜斌在致辞中指出,医学教育是教学医院全员共同的责任,教师是教学医院医生必须担任的重要角色。教学工作贯穿临床工作始终,朋辈教学是其中一种方式和载体。朋辈教学通过经验相近的“朋辈导师”传递知识、分享技能,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果,更能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激发教学内驱力,助力培育未来的教育者。

from clipboard

▲杜斌副院长致辞

会上成立了北京协和医院朋辈教学工作组指导委员会,并举行了顾问及指导老师聘任仪式。医院聘任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教师杨鉴、何青、陈素贞为委员会顾问,聘任内科学系副主任焦洋、外科学系副主任易杰、普通妇科中心主任助理李晓燕、神经科副主任倪俊和超声医学科副主任杨筱为委员会委员。

from clipboard

▲杜斌副院长及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Christopher Bichakjian教授为朋辈教学工作组指导委员会顾问(左图)及指导教师(右图)颁发聘书

from clipboard

▲圆桌讨论环节:如何设计有效的评估工具来实现朋辈教学的质量控制和评估

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和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专家作主题分享。Christopher Bichakjian教授介绍,密歇根大学医学院为本院临床教师提供职业发展建议,帮助他们在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取得持续进步与发展。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杨鉴老师通过解剖学教学案例展示了朋辈教学的价值,经验相近的朋辈导师不仅能缓解师资压力,更能创造低压试错空间,显著提升学习主动性与技能掌握度。何青老师进一步指出,跨专业教育中朋辈引导可有效培养学生沟通协作与批判性思维等软实力。陈素贞医生分享了朋辈教学在问题导向学习(PBL)中发挥的临床推理能力促进作用。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朋辈教学“START”体系(Study, Train, Apply, Reflect, Track)将教学热情转化为可持续的专业能力,为北京协和医院构建本土化朋辈教学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from clipboard

▲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Christopher Bichakjian教授作报告

from clipboard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杨鉴(左)、何青(中)、陈素贞(右)作报告

北京协和医院多学科带来朋辈教学案例分享。妇产科设计进阶式技能分级体系,由博士后指导本科生完成诊刮、缝合等实操,教学相长中提升双方技能水平。腔镜培训引入“近辈+朋辈”双轨教学后,学员考核优秀率显著跃升。超声医学科建立分层带教模式,高年资医师担任基础操作导师,结合模拟训练与实战考核,有效实现教学同质化。耳鼻喉科开展“急诊跟值”教学实践,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带领低年资医师处理危重病例,实现从“跟班观察”到“独立处置”的无缝过渡,有效缓解低年资住院医师执业焦虑。重症医学科通过培训师资团队、开展教学研究,组建骨干师资队伍,助力提升青年医师临床能力。

from clipboard

▲妇产科李舒(左),超声医学科王亚红(中),重症医学科王芊霖(右)作朋辈教学案例分享

from clipboard

▲耳鼻喉科奥登苏日塔(左图)及教学团队作朋辈教学案例分享与展示


会议由教育处李航处长主持,北京协和医院教育委员会及临床骨干师资代表,北京市第六医院院长卢艳丽及该院代表,沧州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刘世凯及该院代表约80人参会。

文字/ 教育处

图片/ 邓会林

编辑/ 傅谭娉 陈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