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8日,“癌痛全程管理精准能力提升项目规范化培训班”(下称“培训班”)在北京协和医院举办。学员们聚焦癌痛管理领域的学科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诊疗规范化水平等进行深入学习交流。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任张建兵、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吴沛新出席开班仪式。本次培训班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北京协和医院作为项目示教单位承办。
近年来,我国在癌痛管理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特别是201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癌症疼痛诊疗规范》并逐年修订,使癌痛管理领域的制度框架与技术体系日臻完善。张建兵主任对本次培训提出要求,严格遵守学习纪律,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注重培训实效性,切实对接基层需求,内容紧贴临床实际;加强互动交流,在互学互鉴中共同提升专业水平。
吴沛新书记对培训提出期待,一是弘扬优良传统,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体现医学人文价值与专业使命;二是以创新驱动学科发展,构建面向临床需求的科研体系,加强科普宣传,体现医院在学科引领、社会责任方面的担当;三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人文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主任、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黄宇光主任医师系统介绍了科室在癌痛管理领域发挥的创新引领作用。1994年,麻醉科原主任罗爱伦率先将患者自控镇痛(PCA)技术应用于临床,并在国内倡导癌症患者的三阶梯治疗,开启了国内个体化镇痛先河。近年来,麻醉科陆续开设癌症相关疼痛多学科联合门诊,开展鞘内吗啡泵植入术,启用疼痛日间病房,为难治性癌痛患者拓宽治疗路径,提供全程管理。黄宇光建议,应加强多学科协作,共同提升癌痛规范化、科学化综合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温馨、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癌痛全程管理项目组组长、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主任医师表示,北京协和医院在推进疼痛医疗事业发展进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次培训班将有力推进癌痛的规范化综合管理、提升全国诊疗水平和医疗安全质量。
▲张建兵主任(后排左二)、吴沛新书记(后排右二)、黄宇光主任医师(后排左一)、樊碧发主任(后排右一)为项目师资团队颁发聘书
多学科专家围绕主题展开培训,癌痛患者全程管理的新进展、癌痛筛查与评估经验、癌痛分类及治疗途径、阿片类药物应用和管理、外科干预方案的选择逻辑、培育单位的评价标准、患者管理教育的实践方法等相关内容,不仅拓宽了学员对癌痛诊疗体系的认知边界,更显著提升了学员在镇痛药物选择、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实操能力,为构建高质量癌痛诊疗服务体系夯实基础。
本次培训为期4年,预计每年至少纳入5家培育单位,持续开展查房带教、进修、手术示教、定点指导等能力建设活动,以帮助培育单位全方位提升癌痛诊疗水平,切实增进癌症患者的健康福祉。
文字/麻醉科 宣传处
图片/麻醉科提供
编辑/干玎竹 陈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