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京协和医院门诊楼四层,色彩鲜艳的软包座椅、精心设置的防撞把手、充满童趣的卡通指引、大屏幕上播放着的动画片,无不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北京协和医院儿科门诊区域焕然一新。为进一步提升儿童就医的安全性、舒适性,门诊新增了三处母婴室和一个“迷你版”儿童专用卫生间,以“1米高度”视角建设儿童友好医院。
关爱儿童,就是关爱我们的未来。作为北京市儿童健康特色单位,北京协和医院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儿童友好医院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生育友好医院建设的意见》为指导,以儿童视角和生育家庭需求为核心,全方位改善医疗服务、升级硬件设施、提升人文关怀,打造“有温度、有情感”的医疗空间。
缤纷六一 医者暖心守护童梦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儿科门诊举行系列精彩活动,带着小朋友们开启快乐旅程。
▲左起:北京协和医院李鑫总会计师、门诊部胡冰水主任、儿科李正红主任为小朋友们送上节日祝福
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治疗师志愿者和哪吒、敖丙玩偶一起拨动琴弦,带领全场大合唱,现场成为一片欢乐海洋。儿科马明圣副主任等专家带来的科普讲座,包含肥胖儿童减重、呼吸系统保健、儿童发育要点等,干货满满。在讲座后专门设有的趣味问答环节,孩子们积极举牌抢答,在欢笑中掌握健康知识,感受医学魅力。
▲音乐治疗师带来欢乐表演;医务人员为孩子们颁奖
“我家囡囡因为面容特殊,不愿意见陌生人。没想到经过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开朗了很多。我们出院那天,囡囡一定要在病房做完游戏才走。”针对慢病患儿更易出现行为、情绪、认知方面的问题,患儿家庭面临较大社会心理压力的情况,北京协和医院儿科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今年,儿科病房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双双获得北京协和医院首批“人文护理优秀病区”表彰。
“我没告诉同学我生病的事,我怕生病就不是好孩子了。医院里的老师教我把害怕撕碎,现在它变成了太阳,照得我心里暖暖的。”自2024年6月起,儿科护理团队携手医务社工开展“医艺融合”系列活动,医务人员用艺术疗愈、代际彩虹桥、折纸“魔法屋”、布恩音乐体验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患儿自由表达情绪,让艺术疗愈心灵。同时,医务社工还主动了解患儿的家庭情况,开展公益帮扶,将人文关怀延伸至患儿家庭。
▲患儿们开心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左);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小提琴手Philip Kates与小患儿亲切互动(右)
“人文护理本质是看见具体的人。”儿科病房护士长连冬梅副主任护师介绍,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状态,也能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满意度。
▲六一儿童节前夕,儿科病房举行系列庆祝活动,孩子们的欢笑洒遍了病区
NICU是集中救治危重症新生儿的病房。躺在小小保温箱里的,是一个个虽然脆弱却又充满无限可能的生命。“来北京协和医院之前,只知道这里医疗水平国内顶尖,没想到管理理念和医疗服务也特别领先。NICU提供VR探视、父母线上课程等服务,不仅有效传递了医疗信息,更缓解了我们的焦虑,这里的医生护士就像宝宝的家人一样。”在NICU举办的六一儿童节开放日活动现场,一位家长分享道。
NICU的医护人员通过声音、光线、触觉等环境布置,为小患儿们营造出宛如妈妈子宫般的温暖环境,助力皮肤等器官快速成熟;邀请父母录制音频,让家长温柔的话语时刻萦绕患儿身旁;编织小章鱼,让宝宝的小手可以直接抓握触须,早期开发触觉及精细动作;引入5G+VR探视模式,搭建起亲子连结的桥梁;通过袋鼠妈妈、接待日等方式,首创渐进式开放探视,在严格遵循院感防控的要求下,鼓励家长来病房与孩子亲密接触,帮助新手爸妈成长……2010年起,NICU团队开始尝试用人文关怀的柔光“调和”医疗的冷峻。十几年来,这份努力凝结为一套行之有效、温暖人心的人文关怀方案。
“在孩子满月、长到1KG等关键节点,我们还会送上一份特别的奖状或生命印记手册,记录患儿成长路上的珍贵足迹,也是对医护人员与患儿携手共抗病魔的真诚致敬与暖心激励。”NICU护士长冯淑菊副主任护师表示,“NICU不仅是拯救生命的战场,更是爱与希望的汇聚地。”
▲用录音笔播放妈妈的声音(左上);包裹暖箱,营造舒适光线(右上);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编织小章鱼(左下);暖箱中精准的温湿度监控(右下)
每月开放VR探视逾百次、开展袋鼠式护理20余次、发放“生命印记”相册30余本,将募捐的百余万毫升母乳应用于临床……在医护人员与爸爸妈妈们的共同努力下,NICU患儿的全经口喂养时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舒适度,父母的育儿胜任力、满意度等均有明显改善。
▲音乐治疗师为NICU团聚的一家人送去歌声和祝福(左图);爸爸妈妈将自己制作的祝福香囊挂在宝宝床头(右图)
以爱为盾 全力护航儿童生命健康
高品质的医疗服务由精湛的医疗技术和温暖的人文关怀共同铸就。作为全国疑难重症及罕见病诊治指导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先后开设儿童疑难病会诊、胎儿异常产前产后一体化救治会诊、新生儿医护联合门诊、儿科康复联合门诊、母乳喂养门诊、早产儿眼底筛查联合门诊等特色服务,为小患者提供全周期“一站式”诊疗服务。每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疑难罕见疾病患儿住院治疗千余例次,会诊疑难罕见疾病患儿近百名,服务涵盖产前遗传学诊断、宫内干预治疗、产时即刻救治、新生儿治疗以及长期健康管理等全生命周期。
▲儿科学系主任宋红梅主任医师(前排右1)及多学科专家为患儿会诊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长们对儿童健康的需求也从“无病无痛”转向“精致育儿”。针对“长不高”“牙不齐”“看不清”“过敏”“肥胖”等家长们的“心头大患”,北京协和医院推出了面向7—18岁健康儿童的体检项目,不到半天,就可以帮助家长们全面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医院前期充分调研,拟定儿童体检套餐,同时考虑个体差异,安排检前咨询,了解个性化需求,并现场开具生长发育、过敏、微量元素检查等项目。“我们着力提供全链条健康管理服务,在完成体检后,还会有高级职称大夫解读体检报告,并为有需要的小朋友预约专科号源进行诊治。”儿科主任李正红表示。
▲体检的小朋友正在接受口腔(左图)及心电图(右图)检查
攻坚创新 托举儿童健康未来
将临床需求转化为科研方向,让科研成果反哺临床一线,是协和人一以贯之的追求。儿科在儿童风湿免疫性疾病、早产儿救治、遗传代谢病、出凝血疾病等多个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今年,由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持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儿童免疫性疾病精准诊疗体系的建立及应用”顺利结题。在项目支持下,儿科牵头全国114家医院的儿童风湿免疫专家团队成立“儿童风湿免疫病联盟”,探索多种儿童风湿免疫病的发病机制、诊疗新方法。联盟首次报道了我国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率,发现了多个新的狼疮致病基因,修订了适合中国儿童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建立并不断验证完善儿童单基因狼疮的早期预测模型,制订了《儿童风湿免疫病专病研究数据集》的团体标准。
一项项工作的扎实开展,持续推动着儿童风湿免疫病的规范诊治,让多种凶险的儿童免疫性疾病逐步实现精准诊断和有效救治。
▲“儿童免疫性疾病精准诊疗体系的建立及应用”项目启动会上专家合影
从多学科协作精准诊疗,到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从温暖明亮的童话主题病房,到充满童趣的候诊区互动装置,北京协和医院以专业领域的深耕与细节之处的匠心,守护每一位儿童的健康,守护祖国和民族的希望。
审核/李正红 马明圣 冯淑菊 连冬梅 周瑛
文字/干玎竹 陈恔
图片/孙良 董静格
编辑/干玎竹 陈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