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6日至17日,第五届全国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大会隆重召开,广大超声同仁们共聚线上展开了广泛的经验分享与学术交流。大会以“目标先行,协同创新”为主题,全面展示各地区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现状和管理经验,深度解析医疗质量安全创新管理模式和核心管理指标,探索国内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的发展前景。

一、不忘初心 目标先行
大会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质量与评价处马旭东处长对“十三五”以来国家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的工作安排进行了介绍。接着,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姜玉新教授以“强化质量安全目标导向,创新超声质控工作机制”为主题对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的年度工作成绩和下一步工作目标进行了总结和分享。随后,四川省、江苏省、广东省、上海市省级优秀质控中心主任分享了各自的质控工作成功经验,四川省尹立雪主任介绍了超声医学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江苏省邓学东主任详细讲解了超声人工智能技术在产前超声质控中的应用,广东省谢晓燕主任以“学院式教育,超声质控的摇篮”为题对超声医学教育的现状和质控提升方案进行了展示,上海市徐辉雄主任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科优秀案例为例,介绍了超声医学的科室建设和发展路径。
“提高超声危急值10分钟内通报完成率”是今年超声质控工作改进目标。本次会议中各质控专家针对超声危急值报告流程、报告制度、质控指标的制定以及腹部、妇产、血管等不同部位的超声危急值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在质控实践环节,两组专家分别就“如何推进报告互认”及“河南省超声质控与构想”各抒己见,不同观点激烈碰撞,现场讨论热烈。
质控指标与指南解读专场中,超声医学质控领域的各位专家分别就质控指标报告及相关指南解读、质控管理体系建设、本地区超声医学质控数据分析等内容进行了总结及分享。各位专家结合实际管理工作从多维度展示了超声质量控制的现状,分析了目前超声质控存在的问题和可行的解决手段,全面展示了临床工作中常见的超声报告规范和质量控制方法。
三、百家争鸣 共话质控
会议不仅邀请了全国超声质控领域的知名专家针对超声质控重点、难点进行深入分析,还为青年质控工作者们搭建了展示及分享工作经验的平台。在“优秀论文”会场,来自全国各地的14名优秀青年学者立足临床问题,从不同疾病和不同研究方法入手,展示了精彩的质控研究成果和经验。全场气氛热烈,无论是汇报学者、点评专家还是线上观众均表示受益匪浅,为今后质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
四、继往开来 协同创新
本次大会为全国超声同道提供了交流创新的平台,为超声质控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想法,推动了我国超声医学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质量处的领导下,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将与全国各级质控中心携手并进,持续推进超声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为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而不懈努力。撰写:张怡璇、王若蛟、王红燕
审阅:姜玉新、李建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