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检,何去何从?
自2003年10月1日起,根据新颁布的《婚姻法登记管理条例》,婚前医学检查不再作为领取结婚证的必要条件,这一“人性化”的举措使婚检机构门可罗雀。且不论社会各界的议论如何沸沸扬扬,请让我给你列举一些数字,介绍一些常识……
医学知识速读
据北京市妇幼保健院的统计,2004年全市结婚的人数高达198634人,实行婚检的只有9989人,婚检率仅为5.03%。而令人担忧的是,婚检检出的疾病比例占到13.62%,即每10对新人中就有1对以上存在生殖健康问题。在2003年的前9个月,北京市各卫生机构在婚检中查出的隐性梅毒者51例,而2003年10月后到2004年4月,半年多才查出1例。难道是发病率降低了吗?婚检率低直接导致疾病的漏检率升高,使许多病变和隐患在婚后才暴露出来,进而造成下一代的缺陷增多。2004年,北京市共检出出生缺陷儿1113例,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为13.49‰,和往年相比有所上升,也高于10‰的正常允许值。
婚检包括三大块
1、询问病史:
询问有无急、慢性传染病,心脏病,肾炎,精神病,重要脏器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双方家族中,尤其在直系亲属中有无遗传性的病史,如精神病、痴呆、先天畸形及其他遗传疾病;双方是否为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女性的月经史和男方遗精情况(如果是再婚,医生还会了解过去的婚育史)。
2、体格检查:
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检查全身及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心、肝、肾、肺的听诊和触诊;第二性征的检查:毛发分布、脂肪分布、喉结及乳房的发育;内外生殖器的发育情况,有无先天畸形和其他情况。
3、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乙肝五项,HIV,梅毒螺旋体,阴道分泌物化验,胸片或透视。必要时做淋菌培养,精液检查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等。
与普通体检不同,婚检除了针对性的体检外,还包括婚前卫生咨询、性与避孕知识宣教和受孕指导等服务。
关键的只言片语
Ø 婚检是实现优生,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防线。
Ø 婚检亮起“红灯”,并不意味着“棒打鸳鸯”,坦诚互爱的基础上只会让你的家庭更加健康、和谐:
² 传染性肝炎、结核病、性传播性疾病、精神病或其他较严重的疾病须经治疗平稳后再结婚,急于结婚会加重病情或增加传染的机会;
² 影响性生活的病变,如包茎、尿道下裂、处女膜闭锁、先天无阴道等,先做矫治手术后再结婚不迟;
² 患有遗传病并非都不能结婚或生子,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必要的避孕措施,或接受正确的医学干预才是明智之举。
Ø 婚检不是贞操检查,你有权要求而医生也有责任对当事人的隐私保守秘密。但如果发现一方存在影响婚育的情况,如性传播疾病、生殖畸形或缺陷等,医生有义务要求此方向对方说明情况,并在婚检表中共同签字。
Ø 婚检的基本费用在每人100-200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