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特有的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有些病是妊娠妇女所特有的,怀孕时它悄然潜入,如不被发现并予以遏制,便可能积养成“气候”,对母儿造成威胁。不过到也神奇,一旦妊娠终止,它又会黯然离去,很少留下后遗症……
医学知识速读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指孕20周后,出现高血压、浮肿、尿里有蛋白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凝血功能紊乱和抽搐发作(医学术语称之为“子痫”)。这种综合征是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我国的发病率大约为9.4%。
究其缘由,医生们还都一筹莫展,但产妇们更关心的是自己会不会有发病的危险以及患病后的危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初产妇,孕妇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35岁,体型较胖者,营养不良、贫血者,双胎者,孕前即有高血压、肾炎、糖尿病者,母亲或姐妹曾患妊高征者都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对照自己,如果身列其中,便要提高警惕了。
妊高征以浮肿和高血压开始。下肢肿胀本是妊娠中、晚期的常见现象,但如果卧床休息后不能消退或水肿波及大腿和腹部,就属病理现象了。血压升高是最容易诊断和量化的症状,只要达到或超过140/90mmHg,或与自身孕前血压相比增高了30/15mmHg就属异常,加上尿内检出蛋白,便构成了完整的三联征。妊高征以全身小动脉痉挛为病理基础,肾小动脉痉挛可以解释尿少、浮肿和蛋白尿;外周小动脉痉挛可以解释高血压;胎盘小动脉痉挛会导致胎儿供血供氧不良,易发生宫内生长受限和缺氧,甚至胎盘早剥;脑血管痉挛和高血压可直接导致抽搐发作和脑出血,可谓最严峻的情况。
妊高征的预防重于治疗。轻度的水肿和高血压在产前检查中很容易发现,若能及时纠正和处理,便有可能使其不进一步发展。一旦出现三联征,则要积极地解痉、降压,必要时加用利尿剂和镇静剂,主旨是缓解血管痉挛,消除水肿和蛋白尿,千方百计预防抽搐发作。这样才有利于胎儿的安全,并减少母体发生严重并发症和遗留后遗症的危险。
如果经积极治疗仍控制不满意,终止妊娠往往是最好的治疗。这需要产科和儿科医生密切配合,并结合孕周、胎盘功能和产妇及家属的知情同意谨慎决定。
关键的只言片语
Ø 孕期应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镁、硒、锌等微量元素的食品和新鲜蔬果,减少动物脂肪及过量盐的摄入,但不限制盐和液体的摄入。
Ø 保持足够的休息和愉快心情,坚持左侧卧位增加胎盘绒毛的血供。
Ø 对于高危孕妇,补钙可预防发病和进展,每日补充量为1-2克。
Ø 高危孕妇要小心,气候突变或寒冷季节更要加强产前检查。
Ø “例行”的产前检查不可掉以轻心,体重增加≥0.9kg/周或2.7kg/月提示存在隐性水肿,也是子痫前期的信号。
Ø 血压升高伴尿蛋白阳性,需要住院治疗。
Ø 妊高征的孕妇要时刻警惕头痛、头晕、眼花、右上腹或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向医生报告。
Ø 难以纠正的重度妊高征,宫内已不适合胎儿生长,切忌过分追求延长孕周,一旦发生胎盘早剥、胎儿死亡则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