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警惕癌症
中老年是癌症的多发期,尽管癌症在大众眼中仍是“不治之症”,但随着科学的发展,癌症并非不能治愈,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医学知识速读
关键的只言片语
宫颈癌
是唯一有明确病因的癌症,这就是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感染与性行为有明确关系,从性行为开始后感染HPV到发展为宫颈癌,大约要经历10~15年的时间,因此35-50岁为宫颈癌的多发年龄段。白带异常、特别是性交后出血是宫颈癌的重要信号。没有宫颈糜烂的人也同样可以存在宫颈癌或癌前病变。中年妇女,尤其是性生活开始早、性伴侣多、曾感染过HPV、免疫力低下的人,尤其需要重视宫颈病变的筛查和合理治疗。
Ø 每年做一次宫颈防癌涂片。65岁后宫颈癌发病率极低,可以不常规筛了。
Ø 建议接受准确度高的TCT(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检查。
Ø 阴道镜下可疑部位的宫颈活检是初步确诊的方法。
Ø 发现宫颈糜烂不要急于上药或物理治疗,一定要先除外癌变或癌前病变。听信广告,擅自阴道用药是不安全的。
子宫体癌
子宫体癌中大多数为子宫内膜腺癌,也有少数子宫肉瘤、肌腺症恶变和绒癌等。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内分泌紊乱导致内膜异常增生有关,绝经前后卵巢功能的紊乱,使内膜腺癌在此时期好发。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未生育、未哺乳的妇女属高危人群。不规则阴道出血,B超见子宫内膜过厚,均可能与内膜癌相关。特别是绝经后出血,俗称“倒开花”更不容忽视!诊断性刮宫,把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是确诊此病的必要手段。
Ø 绝经后出血不论多少、时间长短、发生次数,都必须到医院检查。
Ø 需要诊断性刮宫的时候,不要因惧怕疼痛而拒绝或拖延。
Ø HRT和乳腺癌术后服用他莫昔芬(有弱雌激素作用)可使子宫内膜增生,要定期检查子宫内膜。
卵巢癌
卵巢癌的发病高峰在45-64岁,可以原发在卵巢上,也可以从胃肠道以及其他部位转移而来。早期通常无症状,晚期则出现腹水、包块、疼痛等症状。偶可见有的绝经后甚至老年妇女“返老还童”了,由来“月经”了,白带增多了,乳房丰满了,阴道滋润了……这是因为她长了能分泌雌激素的卵巢癌瘤。
Ø 定期B超检查是早期发现卵巢肿瘤的最好方法,必要时可行CT或磁共振。
Ø 腹腔镜检查是一种创伤微小却又最直观准确的诊断手段,医生和病人都不要过于保守地看待它。
Ø 发现卵巢肿瘤应尽早手术,拖延、观察可能延误治疗。还没有什么“神奇药”,吃了可以消瘤。
Ø 真正的卵巢肿瘤不开刀是治不了的。有的人对“穿刺”感兴趣,需知穿出来的是瘤子里的水,而瘤子还在腹中!如果是恶性肿瘤,穿刺就更帮倒忙了。
Ø 家族中有癌瘤史,曾因卵巢瘤做过手术,有过乳腺、胃肠道癌手术史的人,尤其要警惕卵巢肿瘤。
Ø 绝经后妇女盆腔检查可以触及卵巢(卵巢有增大),要认真对待,严密观察。
输卵管癌
阴道有排液(出水),40岁以上患久治不愈的“附件炎”,有输卵管癌可能。
Ø 不要一味挂吊瓶而延误诊断和治疗。
外阴癌
外阴瘙痒、破溃,有“白斑”病史,应定期检查,必要时取活检。
乳腺癌
乳腺癌的多发年龄为40-60岁。乳腺癌现属外科范畴,但它常常在妇女病的普查中被发现。它可表现为乳腺包块,皮肤桔皮样改变,乳头凹陷,挤压乳头可见血性分泌物,晚期可在腋窝触到肿大的淋巴结。乳腺癌可通过触诊、超声检查、X线钼钯检查等进行初步诊断,最终的诊断要取决于病理的结果。发现乳房包块应及早手术,早期手术可保留乳房,使乳房外观无损。
Ø 为了早期发现乳腺癌,每年到医院做一次检查是必要的,学会“自查”就更好了,应在月经后进行。
² 照镜子:面对镜子直立,双臂下垂或上举看乳房大小,对称否,乳头有无凹陷或运动受限,皮肤有否桔皮样改变。
² “画圆圈”:平卧位用指端象画圈那样在乳房上一圈圈地滑动触摸,检查有无包块。
² 捏乳头:挤压乳房并捏乳头,看有无血性分泌物。
Ø 乳房包块不要企图以药物消除,越早手术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