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动态
敬佩的主任心中的楷模
时间:2010.10.18
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敬佩的主任  心中的楷模
贺药剂科老主任陈兰英寿辰

药剂科 张继春

   我是1965年走进协和这座医学殿堂的,一进科就听说我们的老主任被打成了右派,受到降职降级的处分,理由是因为当时北医的薛愚教授,当时的人大常委让陈主任组织一个主任座谈会,帮助党整风收集意见。陈主任提了“重医轻药”的意见。后因薛教授被打成大右派,而给了陈主任一个“为大右派提供炮弹”的罪名,她也被定为了右派。可我见到的这位“右派”工作勤勤恳恳,潜心新制剂的研发,据说当时500种制剂都是她亲手研制的,如煤焦油系列、二甲亚砜系列制剂、硅霜等各种皮科制剂和阴道坐药等等。她有五个儿女,但她的周末基本上都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
   1978年,为整顿各项规章制度,拨乱反正,我同陈主任等四名同志去上海、杭州各大医院、药厂参观学习,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看了十三家医院和药厂,上、下午参观,晚上一起讨论,回院后重新制定科内各项制度。当我让她去瞻仰毛主席遗容,传达平反文件时,她激动地流下眼泪, 提出“我可以入党吗?”,我听后非常感动。她受了20年的冤枉,但她一点没有埋怨党,而且要求成为一名党员,着足以证明她对党的热爱,她于1982年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
   她非常重视人材的培养。1979年恢复原职原薪后,她马上派当时科里仅有的两名大学生分别去了北医和药研所进修。让我有了毕业后第一次深造的机会,后她又推荐我去德国进修,使我受益匪浅。在此我再一次深深地感谢老主任。陈主任是全国药剂科第一位招收研究生的老师,是她让我们协和有了李大魁主任这样药学领军人物。为缓解当时人员极为短缺的情况,她带领药剂科创办了两期药剂班,培养了29人,对护转药的同志也找各种机会进行药学专业的补课。
   她站的高、看的远、抓的准。1984年我院在成立了国内第一个药事委员会,建立了资料室和血药浓度监测室。老主任放眼全国,创办了卫生部批准的全国临床药学班,共五期。课程仿照美国临床药师的培养模式,邀请外教授课,学员下临床,为包括新疆、西藏在内的全国各省市培养了近150名学员,后来他们都成为了各地的骨干。她不但大力倡导临床药学,而且身体力行,培养人才。
学识上,她更是我心中的楷模。陈主任能够抓住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和要害问题,如大输液的微粒问题等,在全国被邀共做了30余场讲座,为提高输液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她为培养年轻人,建立了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药学院、芝加哥药学院的联系,畅通了长期合作的渠道,至今这两个项目仍在继续,为我科发展临床药学培养了近10名药动学和药效学技术骨干。
   她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她虽已90高龄,但每次去她家,我都看到她坐在办公桌前看资料、写东西。一见面她就与我谈论学科的发展建设问题,并时刻关心我科的发展。她关心临床药学的开展,关心如何避免差错,关心奥运药房工作,关心干部药房的责任,关心年轻人的成长以及环保低碳等等,而且通过各种渠道提建议。
   她酷爱药学事业,学识渊博,有胆有识,勇于开拓,与时俱进;她刚直不阿,甘当人梯;她对年轻人要求严格,但倍受热爱。她是我们药学界的老前辈,我敬佩的老主任,我学习的榜样,我心中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