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科室介绍 更多内容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是集药学服务、科研、教学和管理为一体的平台科室,负责药品的供应、调剂、合理用药及信息咨询等工作。目前共有员工115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72.8%,含博士3人,硕士20人。多年以来,药剂科不断探索,传承精进,为保障临床合理用药砥砺前行。   匠心传承:领略老一辈协和药师的精益求精   在药品短缺的50年代,药剂科在院内制剂开发和工艺改进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科室指南

药品零差率平稳过度。复旦排行榜2016年度(全国)最佳专科“临床药学”排行榜第4名。

2017
2016

复旦排行榜2015年度(全国)最佳专科“临床药学”排行榜第8名。同年恢复知名制剂品种,开展实时抗菌药物管理项目(ASP)。

参加中组部“组团式”援藏项目,药师赴藏支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药剂科工作。

2015
2014

智能药柜(ADC柜)在部分病房投入使用,药片自动核对机(MDM)用于病房药房。

获得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药学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同年静脉配液中心启用。

2013
2012

新门诊楼启用,国内率先在门诊药房全部配备整合发药机,极大地缩短了患者取药等候时间;同时建立门诊药师咨询室。

单剂量包药机在病房药房上线。

2011
2010

药师作为老年综合门诊团队成员之一参与医嘱重整,提供临床药学服务。

建立毒麻精一药品红外射频识别(RFID)可追踪系统;与美国Samford大学药学院合作启动中美临床药学实践交换生培训项目。2010年正式成为Samford大学的药学实践基地。

2009
2008

药房物流信息管理系统(PIS)上线,实现全院药品实数、批号、效期管理。

医院先后投入200余万元人民币改造制剂室,由经验管理向科学、规范化管理发展;同年获批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以及北京市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2006
1999

派出第一位临床药学的访问学者赴美学习。

碳酸钙片的研制获得国家级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

1998
1997

李大魁的“膜法制取注射用水的开发应用研究”获得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进步奖,并应用于制剂室的水处理。

李大魁牵头从药剂学角度对不同品牌不同厂家的上市药品进行质量评价,完成20余项课题的研究。

1996
1986

运用HPLC方法进行临床药物动力学/药效学研究和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研究。

经过三十多年多项医院制剂学研究,曾为临床配制达500种制剂,并出版了《首都医院制剂汇编》。

1985
1984

陈兰英承办卫生部“第一届全国临床药学学习班”,连续办班五期,每期邀请4~5位美国专家授课,开创本领域国际合作先河。

国内首家成立“药事委员会”,采用专家论证方式遴选药品;建立血药浓度监测,国内最早一批引进药物浓度监测仪,先后开展了环孢素、庆大霉素、地高辛、甲氨蝶呤等血药浓度测定,为临床调整用药剂量提出建议。

1983
1980

国内率先建立药学资料室,编写药讯、提供药学信息咨询;使用权威药学数据库MICROMEDEX,拥有百余种国际权威药学参考书和教材。

陈兰英招收药剂科第一个研究生,成立实验室,进行药学相关研究。

1979
1974

受周总理和卫生部派遣,张继春任中央医疗队队长赴西藏阿里地区巡回医疗。

协和复院,药剂科有工作人员12名,设有门诊药房、病房药房、急诊药房、制剂室和压片室。设备有双蒸馏水机一台,供注射用水及全院各科用水;单蒸馏水机一台,供门诊调剂及普通制剂用水。

1948
1921

英国药学会会员John Cameron出任协和医院药房主管,并出版了北京协和医院第一版处方集,也是中国医院药房第一版处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