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iner是什么?助理教练?”“不。Trainer就是场地救助。在我国还没有建立网球场地救助的专业队伍和完善的体制之时,北京奥运会测试赛的Trainer是由我们协和的物理医学康复科治疗师担任的!” 北京协和医院康复治疗师张光宇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
为了做好北京奥运会医疗卫生保障服务,北京市从全市各大医院抽调精兵强将3289名医务人员,到各个比赛场馆,参与奥运医疗服务保障。仅奥运村综合诊所就配备了626名医务人员,设置内科、外科、妇产科、骨科、理疗等17个诊疗科目。而在这支庞大的队伍中,有一支队伍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高达160人的康复治疗师队伍。
北京协和医院平日默默无闻的物理医学康复科此次派出了三名治疗师、中医科派出一名中医按摩师加入到了这支庞大的队伍中。他们是李冬梅、张光宇、赵金玲、周班。他们中一些队员在参加了2007的“好运北京”测试赛的医疗服务--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练兵的比赛后,北京市卫生局官员在现场观摩后赞许地说,“如果奥运会明天召开,你们明天就可以直接上场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物理康复治疗,物理治疗师在场上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康复理疗能在短时间内很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症状和疼痛,不同于吃药需要的复杂手续和起效时间。”奥运志愿者李冬梅医师说。
距离奥运开幕不足10天之际,就让我们走近这群康复治疗师,走近他们,走进物理康复医学。
Trainer既是救火队员,又似裁判助理
2007年中秋节刚过,北京协和医院物理医学康复科的志愿者李冬梅、张光宇兴冲冲地来到奥林匹克公园网球中心,参加“好运北京”国际网联巡回赛的医疗服务。在所有的62名医护人员中,他们被任命为场地救助(trainer),被喻为“救火队”。
Trainer,英语中一般指助理教练,而在网球比赛中特指一些场地救助人员。网球是一个体力消耗大、技术性很强的运动,比赛中队员常易发生拉伤、扭挫伤等情况,这时参赛球员会在现场向主裁判提出场地治疗要求,由主裁判通知总裁判长呼叫Trainer进行现场处理。如果Trainer认为该运动员的伤情并不影响比赛,他将告诉裁判员自己的意见,以保证比赛的公正性;如果运动员伤势过重,Trainer还可以直接向主裁判宣布“give up”,终止比赛。权利之大,近乎于助理裁判。
“在国外,Trainer是要进行资格认定的,要求非常严格。”张光宇说。
然而,中国并没有开展国际上认可的Trainer培训和认证考试。在“好运北京”测试赛之前,考虑到Trainer与康复治疗师的专业交叉,以及北京协和医院的外语水平,网球馆医疗经理王仲委派李冬梅和张光宇担任网球馆的Trainer。
“三分钟内必须完成现场救助。总裁判长会帮你数秒。”李冬梅医师强调道。
三分钟的概念,是指Trainer到达现场、打开药箱、准备就绪、对运动员施治的整个流程,不得超过三分钟。这是为了防止运动员出于战术的考虑,利用救治时间调整状态、拖延比赛。而在宝贵的三分钟里,Trainer要完成检查、诊断、药物处理、绷带保护或固定等一系列处理措施。
“所有的大炮筒都对准你,在这三分钟里,你一点都不能出错,否则就是给中国丢脸。”李冬梅医师回忆起当时的困难和紧张,至今依然心有余悸,“为了在规定时间里完成操作,我每天晚上回去都把自己家人缠成‘木乃伊’反复练习,包括我5岁的小女儿。”
尽管诉说着辛苦,但张光宇、李冬梅的脸上依然洋溢着骄傲和自豪,“90余次现场救治,我们都圆满完成了任务。卫生局给我们团队的评价是‘如果奥运会明天召开,你们明天就可以直接上任’。这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
收获尊重和信任,他们痛并快乐着
在“好运北京”的国际网联巡回赛中,李冬梅和张光宇痛并快乐着。痛是因为场地那么大,比赛那么多,两个Trainer几乎跑断了腿。而快乐则是因为他们得到了运动员的尊敬和信任。
一位美籍华人千里迢迢来参加“好运北京”,结果在上场之前手腕受伤,在赛前就打了保护型绷带。尽管采取了保护措施,上场后他还是因为手腕问题呼叫了Trainer。当李冬梅医师结束救治时猛一抬头的瞬间,她看到的是运动员变得踏实的目光,最后这位运动员完成了比赛。“他的眼睛里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以及对我的信任。”说话间,李冬梅医师也不禁流露出感动的神情。
一位来自台湾的运动员,在一次次的接受按摩和理疗,打绷带、冰敷、按摩……的服务中,他与张光宇医师成了好朋友。他赢了,张光宇替他高兴,他输了,张光宇为他鼓劲儿。最后一场比赛胶着了3个多小时,双方运动员叫了3次Trainer,张光宇就提着大药箱站在赛场边等着。这位20多岁的小伙子离开北京的时候说,他非常尊敬大陆的医务人员,他有了一个北京的医生朋友!
对运动员的心态进行调整和治疗,也是治疗师们的任务之一。一位参赛前就已有肌肉扭挫伤的中国运动员,在治疗点接受康复治疗时,提到自己对奥运会的渴望,考虑到自己的年龄大了,不一定能参加奥运会,但一定要参加测试赛……原本非常拘谨的他在接受治疗后不仅和康复治疗师成为了朋友,并给予他们很高的评价。
能够得到大家的尊敬和信任,除了高超的医疗技术,还因为他们的辛苦被所有人看在眼里。他们所服务的网球中心包括3块中心场地,8块周围场地。两位Trainer就这样天天奔跑在11块场地之间,有时候正在给这边场上的运动员施治,对讲机里又传来另外场地的呼叫。有一天,李冬梅医师个人出场6次,其中3次都是同一场地,跑到最后,她自己的脚也开始抽筋,被人一时引为笑谈。
尽管非常辛苦,但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网球馆的医疗经理王仲欣慰地说,“十天前别说是奥运会,对于本次比赛的医疗服务,我心里都没有底,但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现在我觉得这个团队服务奥运会是没有问题的。”“我希望是原班人马,因为这批人的素质、责任心、能力等各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
渐入大众视野的现代物理康复治疗
“在奥运综合诊所,设施最齐全的就算康复理疗设备了。有低中频治疗、高频治疗、激光治疗、冷疗、牵引、超声治疗、水疗等等。”说起这些宝贝来,张光宇治疗师如数家珍。
在运动场上倍受欢迎的物理康复治疗,也正在进入老百姓的生活和视线中。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与此同时,疾病模式的转变,使医疗服务正在向着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多领域伸展,物理康复医学以功能恢复为终极目标、以人文关怀为特征,正在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北京协和医物理医学康复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始建于1932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物理治疗专业科室。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奋斗,已发展成为集医、教、研于一身,物理治疗与康复于一体的学科态势。该科室在医疗实践活动中,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踏实规范的行为,得到业界的公认和推崇,其优良的技术水平和先进的服务设施均居国内领先水平。为了让老百姓对方兴未艾的物理康复医学治疗有更多的了解,下面我们将集中介绍物理康复科目前所开展的医疗服务以及适应症。
◆ 软组织感染的物理因子治疗:独树一帜,创立了以紫外线中心重叠照射法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方法,并建立了剂量递增量化标准,被广泛运用于临床。
◆ 骨关节系统疾病的物理治疗:在国内率先使用导纳式血流图,规范了各型颈椎病的物理治疗方法和原则。“澳氏手法”治疗肩周炎、腰椎病,方法独特,疗效显著;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包括理疗、肌力训练、健康教育治疗骨性关节炎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最早将澳大利亚先进的康复理念和手法治疗技术引入国内,最早运用“运动再学习法”进行脑卒中后遗症运动功能康复,此后数年间,又逐步开展了语言功能评定和治疗、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作业治疗,为脑卒中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治疗服务。
◆ 阻塞性肺病的康复治疗:国内最早运用手法治疗配合物理因子进行阻塞性肺病的呼吸功能康复,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下腰痛的Mc Kenzier手法治疗:西式手法配合体位治疗和健康教育,大大提高了下腰痛的治疗效果。
◆ 失眠、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高压交变电场治疗:一般的高压电场治疗仪输出电压只有9千伏,该科从日本引进3万伏高压交变电场治疗仪,开展对失眠、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非药物治疗,取得积极疗效。
◆ 骨质疏松症的低频脉冲磁场治疗和预防:为国内最早运用低频脉冲磁场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医院,独特的物理治疗技术,按骨骼生物物理特性仿生设计的调幅调频式脉冲电磁场在对全身进行治疗的同时,对易发生骨质疏松的部位进行强化治疗。
◆ 疼痛的偏振光治疗:日本引进的偏振光治疗仪具有辐射强度高、穿透性强的优势,能明显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肌筋膜痛等各种急慢性疼痛。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运用新型仿生技术,体外抛弃式电极刺激小脑顶核体表投射区,达到扩张椎-基底动脉的作用,改善供血不足的症状。
◆ 血友病骨关节并发症的评定和物理治疗:2003年,物理医学康复科在国内率先开展血友病骨关节并发症的物理治疗,数年来积累了有益的治疗经验。而在此之前,血友病作为出血性疾病,一直被认为是物理治疗的禁忌症。
奥运会前探访康复治疗师
时间:2010.08.17
字体: 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