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动态
2017协和-中美病理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时间:2017.07.14
点击数:
字体:
作者:病理科 庞钧译 吴焕文 宣传处 董琳
来源:本站原创

2017年6月23日至25日,由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与美国梅奥诊所共同主办的“2017协和—中美病理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刘彤华院士、张抒扬副院长、美国梅奥诊所Yajue Huang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的专家团队、美国梅奥诊所的多位病理学专家在论坛上作了精彩演讲。本次论坛聚焦前沿领域,内容丰富多样,为与会800余名全国各地的病理同仁献上了一台学术的饕餮盛宴。
众星云集开幕大典


开幕式中美专家合影

24日上午8:30,一支充满浓郁中国风的墨舞拉开了本届论坛的帷幕。中美两国的地标性建筑随着舞蹈在屏幕上以水墨画的形式交替呈现,让现场嘉宾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随后,一部由刘彤华院士倾情出演的开场短片,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北京协和医院的悠久历史和协和病理科近百年的发展历程。通过刘院士与病理科年轻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展现出“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在几代病理人之间的传承。

开幕式上,张抒扬副院长代表医院致欢迎辞。她希望通过协和与梅奥强强联合,携手举办高水平学术论坛,开展病理学研究的国际交流,推动中美病理学事业,乃至中美医学事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刘彤华院士在致辞中向国内外病理学同仁呼吁,在数字病理和分子病理飞速发展的今天,既要发挥传统病理技术的最大功用,也要不断接纳和学习新的技术,只有这样,病理学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和病人。Yajue Huang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美国梅奥诊所的基本概况,并对协和的热情邀请表示感谢,她希望通过这种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让在场的同仁有更多的收获。开幕式由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常务副主任梁智勇教授主持。

梁智勇教授作专题报告

开幕式结束后,来自北京协和医院与梅奥诊所的病理学专家为与会者带来了十余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内容涵盖消化、乳腺、妇科、内分泌等多个领域的病理诊断热点和难点。

专题报告精彩纷呈


会议现场座无虚席

在“肾上腺皮质癌的分类更新”专题报告中,梅奥诊所Erickson博士结合具体病例介绍了肾上腺皮质癌中常用的及近年新提出的良恶性分类体系,包括Weiss、Modified Weiss、Reticulin Algorithm、Helsinki Score等。她还阐述了特殊类型肾上腺皮质癌良恶性分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黏液性肾上腺皮质肿瘤的生物学行为通常难以预测。专题的最后部分讨论了Ki67、SF-1在肾上腺皮质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以及肾上腺皮质癌的分子遗传学改变。在“少见类型的恶性黑色素瘤”专题报告中,Erickson博士以病例分享的形式介绍了多种少见类型的恶性黑色素瘤,如促纤维增生性、痣样、黏液样、气球样细胞、软骨样、成骨性、印戒细胞、横纹肌样等,以及与常见良性病变的鉴别要点。此外,她还介绍了基底黑色素细胞瘤和鳞状黑色素细胞瘤两种具有双向分化特征的恶性黑色素瘤。

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近年来才被认识的系统性疾病,梅奥诊所Lizhi Zhang教授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及IgG4相关疾病”的专题讲座中,介绍了IgG4相关性疾病的关键组织学特征,他强调典型的组织学表现是诊断IgG4相关性疾病的金标准,而不应依赖于IgG4细胞计数或IgG4/IgG比例。他进一步介绍了IgG4相关性疾病的典型病变——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以及组织活检级病理诊断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在“肝细胞肿瘤的诊断经验”专题讲座中,Lizhi Zhang教授系统性地介绍了肝细胞肿瘤及瘤样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思路,重点阐述了异型增生结节、肝细胞腺瘤与分化好的肝细胞肝癌的鉴别诊断要点。最后,他还介绍了肝细胞腺瘤的5个亚型,以及免疫组化染色在肝细胞腺瘤分型中的应用。

梅奥诊所Tsung-Teh Wu教授在“胃上皮性息肉及间质肿瘤”的专题报告中介绍了不同类型的胃上皮性息肉及非上皮性息肉(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着重介绍了两种与胃底腺息肉相关的疾病:胃腺癌与胃近端息肉病 (GAPPS)、泌酸腺息肉/腺瘤。在胃非上皮性息肉(间质肿瘤)部分重点介绍了两种少见疾病丛状纤维黏液瘤和胃母细胞瘤的临床、大体、镜下、免疫组化及遗传学特点。在“Barrett's食管”专题报告中,Tsung-Teh Wu教授详细阐述了病理医生在Barrett's食管诊治中的角色。胃镜活检时,病理医师除诊断Barrett's食管外,还需要对可能存在的异型增生进行分级,伴有腺癌时需要区分黏膜内癌和浸润性癌。对于内镜下黏膜切除标本,需要报告异型增生的级别,准确区分黏膜内癌和浸润性癌,并评估浸润深度(黏膜内或黏膜下)、淋巴管血管侵犯情况以及切缘情况。

在“副神经节瘤”专题报告中,北京协和医院陈杰教授介绍了各个部位副神经节瘤(交感神经系统及副交感神经系统来源)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恶性副神经节瘤的诊断要点以及与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相关综合征。

在“胰腺细针穿刺”及“胸水细胞学”的专题报告中,梅奥诊所Yajue Huang博士通过病例分享的形式介绍了在胰腺细针穿刺及胸水细胞学诊断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鉴别诊断问题。

在“子宫肉瘤的诊断思维”专题报告中,北京协和医院郭丽娜教授结合自己实践经验向与会者介绍了子宫平滑肌肉瘤、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及未分化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思路,并简要叙述了分子遗传学检测在子宫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北京协和医院梁智勇教授结合6个精彩病例,详细分析了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内乳头状癌、包裹性乳头状癌、实性乳头状癌等乳腺乳头状肿瘤的诊断问题。

在“乳腺病理的诊断陷阱”专题报告中,梅奥诊所Beiyun Chen博士利用大量有代表性的病理图片分享了她在形态相似乳腺病变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上的经验体会,包括容易引起误诊的乳腺硬化性病变、具有筛状生长方式的病变、具有小管状生长方式的病变、梭形细胞病变、浸润性小叶癌类似病变等。

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病理诊断”专题报告中,北京协和医院冯瑞娥教授分享了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相关的病理诊断进展,特别强调了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诊断过程中,临床、影像、病理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涎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专题报告中,梅奥诊所Micheal Rivera博士详细阐述了有助于涎腺肿瘤病理诊断的临床特征及其组织学诊断要点,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与会者展示了各种类型涎腺肿瘤的病理形态与诊断思路,特别是基底细胞样及具有嗜酸性细胞特征的涎腺肿瘤。

与梅奥携手探索病理“新地图”
为增强本届论坛的互动性和实用性,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大会特别设置了读片讨论会环节。23日下午,读片会在协和学术会堂举行,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陈杰教授和梁智勇教授担纲主持。来自协和病理科的年轻医师分享了10例日常诊断中遇到的典型病例,与现场参会的各位病理医师一同分析和讨论。通过面对面的互动和专家的精彩点评,帮助与会病理医师提高临床鉴别诊断水平。
在25日下午的闭幕式上,由协和病理科年轻人带来的舞蹈快闪将本届论坛的气氛推向高潮。朝气蓬勃的面孔、动感欢快的节奏、激情澎湃的演出,象征着协和病理人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闭幕式上病理科年轻人快闪表演

今年是北京协和医院与美国梅奥诊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美病理高峰论坛。与第一届相比,本届论坛规模有所扩大,讲座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常务副主任梁智勇教授表示,未来,协和病理科将把这个国际论坛持续办下去,并根据学科发展前沿和国际研究热点,不断丰富主题、创新形式,为中美两国病理同仁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