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是一门新兴影像学科,实时灰阶断层成像技术80年代才开始出现在临床工作中。工作初期,文献和书籍有限,甚至有些正常参考值都没有,科室小讲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组织起来的。
上个世纪90年代,我科的小讲课以超声疑难病例讨论为主要内容,轮流由各医师将一周内的复杂病例约到科内由全科讨论后进行初步诊断,这是科室每周教学工作的雏形,同时也完成了不少项目超声早期方法学的探索。
2000年以后,随着科内青年医师不断增多,小讲课的形式和内容也在调整,讲课以教学内容为主,由各级医师轮流讲,高年资医师传授知识,青年医师培养教学意识,此阶段是超声诊断科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科内学术氛围良好,各级医师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许多青年医师在这个阶段打下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科研工作是学科发展的重点之一,讲课内容也在向科研方面倾斜。青年医师在科研论文前期利用小讲课将研究背景在科内进行中、英文汇报,在导师或高年资医师的帮助下进行开题报告、论文修改,对已完成的论文进行汇报、演讲,对统计学知识进行专题讲座。讲课取得了良好学习效果,近几年超声诊断科科研能力有了明显进步,从专业知识能力、发表文章数目到科研课题总数都有了长足进步,2009年获得北京协和医院科研进步奖。
教学工作是“医、教、研”的轴心,这也许就是绝大多数高水平医院是教学医院的原因。目前,北京协和医院超声诊断科每周五下午进行的小讲课已成为科内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吸引着院内、外的超声进修医师,我们希望小讲课这个平台能成为学者型超声医生的摇篮。
超声科持之以恒的每周小讲课
时间:2010.09.15
字体: 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