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动态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中医科发展史回顾活动纪实
时间:2010.11.30
字体:

 

    2010年9月15日下午,中医科全体和历届离退休的老专家、老教授以及曾经在科室工作过的老同志济济一堂,共同回顾了协和中医科的发展历史。
    院领导陈杰教授出席会议并代表院领导讲话,他指出:“协和90年的发展史就像一本书,中医科就是其中的一页。在座的各位老专家、老前辈见证了协和科室的发展,中医科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和建树是经过一代代老师勤奋奉献、努力奋斗得来的。回顾历史,向前辈们表示崇高敬意,感谢他们对协和历史的贡献。老前辈铺下的道路为我们今天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年轻人要把民族中医药展示给全世界。”
    会议由孙华副主任主持,张育轩老主任年逾八旬,满怀激动地作了主题为“坚定不移,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精彩发言,声情并茂地为大家勾绘出协和中医科发展的历史脉络。
    50年代初,协和根本不存在中医,因为外院的中医大夫给住院患者会诊后疗效良好,中医才逐渐在医院里提高了声誉。1955年,经医院党委批准聘请了两位京城名中医定期来医院会诊,随后成立了中医办公室,由院办直接领导,指派内科讲师史济招大夫跟随老中医会诊并学习中医。1958年,对肝硬化腹水治疗有较多经验的中医钱祺光老大夫来我院与内科合作,进行中医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研究的同时负责会诊工作。中医在内科医生和患者间的地位和口碑逐渐提高。1955年至1958年,卫生部委托中医研究院举办了首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全国掀起了西医学习中医的热潮。我院派出了妇科葛秦生、外科朱预大夫以及史济招、张育轩等7位主治医师参加学习并去外地实习。1960年回医院后,史济招和张育轩大夫一方面参加内科糖尿病和溃疡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一方面着手筹建中医科。1961年,中医科正式成立,史大夫担任中医科办公室负责人。任科主任,主持工作。
    科室成立近50年,经历了3个阶段:1961年底到文化大革命开始是第一阶段,即创建阶段;第二阶段的文革10年是停滞阶段;第三阶段是从文革结束后至今,为发展阶段。
    创建之初,白手起家、困难重重。在院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中医科在内科建立了独立门诊,并有8张住院床位,以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低热的疗效,取得了临床科研的初步成果。实验室的创建工作,各位前辈付出了辛勤努力,从置备一个旧显微镜开始,做胃液分析、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和血常规化验等,由钱自奋大夫主管完成了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此后科里分配来两名技术员,实验室的工作逐步走向成熟。中医科成员努力通过良好的临床疗效让医院的西医接受并信服中医,如中西医结合治疗栓塞性脉管炎、胃癌术后腹泻等疾病让西医看到了中医的优势;科内研发的五味养肝丸、七味散和联苯双酯片对慢性肝病、消化系统疾病的疗效得到了西医的认可。
    文革阶段,中医科每天坚持门诊,先后在医科院举办了10期中医学习班,成为了中医临床见习基地。文革后聘请了北京中医学院首任教务长祝谌予老师来任教,钱自奋、郭赛珊教授当时在学习班结业后留在中医科,发扬协和精神,致力弘扬中医临床,至今仍为中西医结合事业不懈努力。随着不少年轻大夫和研究生分配到科,临床、管理和科研力量逐渐壮大,科内成立了糖尿病和肝病两个专业组。80年代,肝病专业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病和相关疾病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内容之一的《联苯双酯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曾获卫生部1981年甲级科技成果奖,国家科委1983年三等发明奖,35届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尤里卡发明金质奖。肝病组研制的医院制剂肝炎6号(现改名为五味养肝丸)、活血片等多年来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中医科在中西医结合糖尿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国内最早提出糖尿病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治疗的学术思想,糖尿病专业组制定了糖尿病辨证分型标准及施治方案,这种分型标准得到国内多数学者的认同,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奖,在国内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北京协和医院这样西医为主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中,中医科克服重难,钻研业务,把医教科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目前设有糖尿病、肝病、男性病、高脂血症及乳腺增生、风湿免疫病等专科门诊。
    糖尿病专业组郭赛珊教授在回顾历史的发言中引古论今、激情澎湃,表达了她内心对中医的深情热爱!她强调今天的年轻人要踩着前辈们铺下的基石上,真正做到“三基三严”的要求,拼搏进取,珍惜机遇、超越历史,发挥中医在协和医院的优势。钱自奋教授作为血液流变学实验室的主要创建人,充分肯定了当时的中医科实验室在国内血流变学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还建议年轻医师的培养工作要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向国内其他医院汲取经验完善自身发展。党支部老书记燕京老师、科室秘书王艾莉、退休医师于惠钦、李占元老师在会上回忆往昔,纷纷激励年轻人要有坚定的信念、拼搏的毅力,扎根临床,不断钻研,努力创新,使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为协和争光!
    梁晓春主任指出,中医科50年发展的风雨历程饱含着各位老前辈的辛勤汗水,饮水思源,感激师恩,后人们应用优异的成绩为协和增光,为中医科添彩。这次大会让离退休老师们又回到了中医科这个温暖的家,让风华正茂的年轻医护人员了解到中医科的今天来之不易,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和工作热情!中医科在综合性医院中的特殊位置,督促我们更加重视科室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勤求古训、融会新知、苦练内功,充分利用协和医院的西医综合优势,培养高质量的中西医结合人才,用中医的疗效证明中医存在的科学性和必要性,弘扬 “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以中西医结合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努力把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建设成为全国综合性医院的一流科室。
 

中医科  宣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