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脑电图在癫痫灶定位中的应用》获医院2009年医疗成果奖
本报讯 由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联合申请的研究课题《有创脑电图在癫痫灶定位中的应用》获得医院2009年医疗成果奖。
西医认为,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目前,据统计数字表明我国癫痫发病率约占5‰ ,其中70%—80%的病人用抗癫痫药治疗可以控制或减少癫痫发作,但约有20%—30%的病人药物治疗无效,成为难治性癫痫。
在采访该课题主要负责人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窦万臣大夫时,窦大夫说,“外科手术治疗癫痫病的方法是通过脑电图的监测,在充分掌握头部语言、运动等功能区和发病的癫痫灶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切除癫痫灶,目的时治愈或减轻癫痫发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什么是有创脑电图检测?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精密周全的术前准备和讨论之后,打开病人部分头颅,将电极覆盖在头颅表层进行脑电图检测,目的在于监测脑电波,进一步区分患者癫痫灶和功能区。这种脑电图检测会对病人造成一定的创伤,因此,它被称为“有创性脑电图检测”。
“任何手术都是有一定的风险,有创脑电图也不例外。因此,术前评估显然尤为关键。”窦大夫强调。
一般地,癫痫手术治疗前的综合评估,需要内外科医生等多学科的密切合作完成,最终是否选择手术,要考虑患者接受手术的获益与风险。主要包括头皮EEG、MRI(磁共振)、PET、SPECT、MEG(脑磁图)以及症状学检查,若是病者经过这些检查仍找不到癫痫灶所在,医生才考虑将脑电电极置入颅内进行脑电检测实施有创脑电图检测。
以协和医院患者王某为例,男,28岁,入院后经过一番常规检查之后,癫痫灶的具体定位仍不明确。经过窦万臣医师、周详琴教授、吴立文教授等详细讨论及其家属同意,拟行有创脑电图手术。
有创脑点图监测分析如下:
图中,医生用不同颜色画笔圈出患者各个功能区和癫痫灶区。如左侧的绿色圈划的是肢体运动区;紫色颜色圈划的则是视觉等功能区,黄色区代表可切除的癫痫灶区。
通过有创脑电图监测,切除患者的癫痫灶,在术后复查中医生发现该患者生活尚可自理,服用药物得理多,术后无癫痫发作,但说话和记忆力能力有所影响。有创脑电图监测手术不仅对手术的术前准备要求高,而且对病房护理也要求倍加精心和细致,保证病人的安全。
目前,癫痫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药物治疗所带来的药物依赖性、治疗周期长等弊端困扰着无数的癫痫患者。外科医生探索更先进的治疗手段提高手术治疗水平,对癫痫病的进一步认识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采访对象:窦万臣
采访实习记者:周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