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北京协和)-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100730
(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今荣大街73号,102602
服务热线:010-69150000
成果内容: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仍不明确。目前科学研究认为,脱垂可能的发病机制主要为盆底支持组织功能障碍,盆底松弛,尤其是阴道壁的薄弱,进而POP发生。因此,深入和系统性研究脱垂发生时阴道壁的分子改变对探究POP的分子机制和治疗策略有重要意义。作者完整绘制了正常和脱垂时阴道壁单细胞图谱,揭示了脱垂时细胞特异的基因表达变化,发现调控阴道壁脱垂的关键基因和转录因子,明确了ECM调控异常和免疫紊乱在脱垂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为深入理解盆腔器官脱垂病理过程和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更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
影响因子:16.6
主要作者和团队成员:朱兰,李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