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医院,在百年光阴里积淀了独特的精神气质。世纪风雨,一代代医者心系苍生,肩负家国使命。当百姓饱受疫病之苦,有人挺身而出拿自己做实验;当日本侵略者要销毁珍贵病案,有人挺身而出拼命守护;为了在乱世里守护我国医疗火种,有人义无反顾地在战火中千里跋涉;为了方便农村群众看病就医,有人义无反顾地走向田野山乡,大院士手把手培训接生婆……一次次挺身而出,一次次义无反顾,背后是始终如一的情怀——医之大者,为国为民。本期《国家相册》,从一份特殊病案开始,品读青砖碧瓦间的“家国百年心”。
2021.10.11
2018年6月1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眼科科学院(AOI)全体成员大会上,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赵家良教授当选为新一届国际眼科科学院副主席,这是目前为止中国人担任的国际眼科学术机构中的最高职务。国际眼科科学院是一个以学院为中心的国际眼科学术组织,致力于保护全人类的视觉,追求在眼科教育和临床实践中取得卓越的工作成果。国际眼科科学院副主席属于该学术组织的领导层,由主席提名,并经全体大会选举通过后方能当选。赵家良教授曾于2004年当选为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是我国第一位入选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的学者。截至目前,全球共有8...
2018.08.07
2017年7月,肝脏病学领域国际顶级杂志Hepatology(影响因子13.25)发表论著,首次揭示IFIT3有望成为可预判肝癌干扰素治疗效果的新生物标志物及相关机制,为提高干扰素对肝癌的治疗效果提供可能。该研究以北京协和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治疗研究中心曹雪涛院士课题组、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侯晋副教授课题组以及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香港大学肝病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合作完成。临床上,干扰素被广泛用于多种癌症包括肝癌的辅助免疫治疗,可延长肝细胞肝癌患者总体生存...
2017.08.09
2017年12月6日,由环球日报、生命时报和伙伴医生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敬佑生命•2017荣耀医者”公益评选颁奖典礼在人民日报社隆重举行。“荣耀医者”公益评选活动始办于2016年,活动主旨在于重塑医者尊严,树立医者典范,构建和谐医患,助力健康中国。评选面向全国一线医务工作者,通过组委会筛选,院士、院长、主委、媒体评审团投票,大众投票,轮值主席及终审团审核等环节,评选出包括“生命之尊”、“金牌团队奖”、“中华医药贡献奖”在内的10个奖项。我科梁晓春教授和郭赛珊教授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获得“中华医药贡献奖”。
2017.12.16
史轶蘩,女,内分泌学专家,1928年出生。1946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医预系。1949年转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医疗系。1954年毕业。1983年至1995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和教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1995年至1998年任临床药理研究中心主任。历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国家药品审评委员,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主编及中华内科杂志副主编。1993年被评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名医。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接受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的药物临床试验技术及GCP培训。是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
2017.12.11
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中心主任医师,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克里夫兰医学中心访问学者,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妇科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师从郎景和院士,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多年,发表多篇核心期刊及SCI文章,参编多部书籍、教材。曾获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一等奖,主持北京市科委课题一项。2022年参加中组部博士服务团于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工作一年,任业务副院长,主持开展多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主持宁夏科技厅有关高危型HPV感染重点项目,带领妇产科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参与多项国家级课...
2017.10.11
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中心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师从郎景和院士。2006年开始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工作至今。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参与多项妇科肿瘤的临床试验。发表中英文论文40余篇,参编参译多部著作。学术兼职包括: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秘书。
201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