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北京协和医院坚持瞄准国际一流、聚焦治病需要,把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作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国家医学中心建设进程的重要抓手。“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专项”在协和落地,国家11部门《提升高水平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试点方案》的发布,为医院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新的动能。近半年来,一系列代表性创新成果纷纷涌现,协和官方微信公众号设立“临床研究成果”栏目,为读者及时介绍最新研究成果。今天,就请跟随小编一同回顾2023年上半年所取得的重要临床研究成果——1科学定量的神经系统疾...
2023.06.30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李永哲研究员团队、风湿免疫科郑文洁主任医师团队联合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于晓波研究员团队,在中科院一区杂志Arthritis&Rheumatology(IF=15.483)发表白塞病相关研究成果。团队首次绘制了白塞病不同表型的蛋白质组学图谱,鉴定并验证了血管受累相关生物标志物,并为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评估和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本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专项的支持。白塞病(BD)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临床以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和皮肤病变为特征,眼、关节、...
2023.06.29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宣传卫生健康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宣传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典型事迹,国家卫生健康委文明办等单位组织开展了“致敬榜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专题活动。经过专家评审,共推选出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案例107个、优秀共产党员典型案例108个。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党支部入选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案例,院长张抒扬、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刘正印入选优秀共产党员典型案例。致敬榜样,汲取前行力量。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
2022.01.07
2021年9月25日,2020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揭晓。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刘晓清教授团队领衔的“潜伏性结核感染与活动性结核病诊断和预防新体系创建及推广”项目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部分成果填补国内空白,为制定我国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循证医学依据和实践经验。该项目系我院牵头,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广东体必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申报。▲北京协和医院项目组成员,从左至右为:张丽帆、张奉春、刘晓清、郑文洁、张月秋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侵犯人体多个组织器官。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结核病报告显...
2021.11.09
白塞病(BD)是一种病因不明、多系统受累的血管炎症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口腔和/或外阴溃疡为主要临床特点,并可出现皮肤、眼、神经、血管和胃肠道等部位受累,病情严重者可导致失明、系统严重病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自2015年开设白塞病专病门诊,并联合多学科进行该病诊治。出诊医师:郑文洁、刘金晶。
2017.12.13
姓名:石**感谢信内容:我是前列腺癌患者,第一放疗期为30次,在第29次放疗完时被误告为是最后一次,我也就不淮备第二天去放疗了,当天晚上九点半左右正淮备就寝时,突然手机响了,一听是侯大夫打来的,告诉我经她核实尚有一次放疗须做,让我第二天到医院去完成;这么晚了,侯大夫不顾一天的劳累还为病人着想,亲白打电话通知我,太令人感动了!侯大夫这种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值得点赞!被感谢人是:侯晓荣姓名:任**感谢信内容:生命,重启在春寒料峭的时候----向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吴斌教授和他的团队致敬2017年3月13日清晨...
2017.12.08
无论对病人还是对同事,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助理、科研处处长、风湿免疫科常务副主任张烜笑谈自己有“三痴”:对看病“痴”,对管病人“痴”,对科研“痴”。正是凭着这种“痴”劲,曾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他在临床和转化医学方面的科研成果论文有300余篇发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其中包括《自然•医学》、《科学•转化医学》、《风湿病学年鉴》等国际顶级期刊。“什么都可以放,临床绝不能放”2008年,北京协和医院最紧俏号源的风湿免疫科响应医院号召,整建制搬迁到协和西院开展工作。虽然换了坐诊地址,患者却丝毫不见少,每个诊室门...
2017.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