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0日晚6点,在协和学术会堂,一群医学新青年在第八期MED TALK关于“From Good To Great:医生的职业发展规划”的主题沙龙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七夕之夜。本次活动围绕何为“好医生”,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青年医生的成长曲线应如何描绘;从医路上的机遇与挑战等主题进行分享。我院血液内科副主任、首届“协和杰出青年奖”获得者李剑,外科住院医师、首届“协和杰出青年提名奖”获得者花苏榕,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刘玉江分别作主题演讲。普通内科主任曾学军、整形外科副主任医师龙笑,心内科主治医师杨德彦、骨科主治医师王储、安贞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康云鹏、外科住院医师夏泽楠等围绕主题进行热情讨论。
三位主讲嘉宾都从自身的从医选择与经历出发,向现场青年朋友们分享心得与感触。尽管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成长轨迹不同,尽管“好医生”的定义各异,但是勤奋、努力、善良、坚持、争取却是成为好医生所必须具备的品质。一位刚入职不久的住院医师问道“当现阶段的竞争如此激烈,青年医生如何才能获取更多成长机会”时,龙笑医生答道:“要尽力在每一次的学习实践、每一台手术中去最大化你能学到的、体会到的东西。比如当你是一名助手,你就要成为最好的助手,你要尽最大可能做好的准备,哪怕没有动手的机会,你也要努力地在脑海里预演一遍各种流程和情况,同样地,当你成了一名主刀,你也要做最好的主刀。一切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
现场观众大多是新入职员工、规培住院医师和基地住院医师,面对越来越完善的规培制度和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青年医生需要在协和传统的“熏陶”下,主动学习,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正如曾学军主任总结道,“选择是否成为一个医生,是否留在协和,你都必须珍视你的经历。在作出职业选择的时候,不仅仅只是自私地去问协和会给我带来什么,你也要问问自己能给协和奉献什么。无论是全科医生还是专科医生,要成为一个好医生,你需要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不论是医学生,还是带教老师,每时每刻你都必须做对的事情”。
MED TALK第八期沙龙纪实
时间:2015.09.28
字体:小大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易丽叶 刘硕